别让你的孩子成为有父母的孤儿节能
发布时间:2020-10-19 16:25:31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有父母的“孤儿”
儿子说:没有在爸爸妈妈身边生活的孩子,还有一个说法,叫孤儿。
前天,我跟六岁多的大儿子威威打车去朋友家,一上车,威威就要找安全带系上,还监督我系上安全带。
司机师傅感慨:哎呀,你真会教孩子。
威威说:坐车就是要系安全带的啊,要不然会不安全的。
司机好奇这个小孩的表达,就一路跟他攀谈,聊到自己的孩子只比威威小几个月,在老家还没上小学。
我说:在老家啊,其实穷养富养都是养,孩子还是带在身边的好。
司机师傅摆了各种困难:哎呀,孩子接过来没学上啊,只能上私立,还要花好多钱。
威威接过话头:对啊,小孩子就是要跟在爸爸妈妈身边生活的。那些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生活的孩子,还有一个说法,叫孤儿。
司机师傅被他说的一愣,说:好像你说的挺有道理的
下车的时候,司机若有所思:哎呀,我是不是得考虑把儿子接到身边生活了
原来从小孩子嘴里说出的话,这么有力量,可以改变一个爸爸的想法。
于是,我把威威这段话发到了朋友圈。
紧接着,有妈妈看到威威说的这段话,告诉我,她很内疚,可是也很无奈。因为孩子的外婆在大城市住不惯,还是带着孩子回了老家。自己呢,在事业和家庭都努力想做好,却又害怕失去自我。
和司机师傅一样,这个妈妈没能把孩子带在身边,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现实因素吧。
我无意评判,只是想到了威威小时候的一件事。
威威2岁4个月的时候,回老家住了4个月。
2岁4个月之前,一直是外婆和奶奶轮流到深圳照顾他,还有几个月是老家来的保姆照顾。
我计划从银行辞职,有四个月的空档期,没有人能在深圳照顾孩子。
把孩子送回老家几个月,对我而言很无奈。威威出生的时候,我就决定3岁之前,一定要把孩子带着身边长大。不但批准我不拍《名媛望族》
回老家,威威表现的很懂事,家里亲戚众多,每个姨奶都很喜欢他,每天带一大包好吃的去跟他玩。
奶奶说,他吃饭睡觉都很规律,让我放心。我知道爷爷奶奶对他的生活照顾,是无微不至的。
我们经常视频,两岁多的孩子已经可以跟我聊很多了,我们每天聊聊遇到的趣事。
我还会对着摄像头,做我们俩特有的私密小暗号我把双手比成一颗心,放在胸口,假装把我的心掏出来,对着摄像头吹过去,然后啪的被他接住,放到自己的心口,紧紧捂着。
然后,他也跟我相同的动作,把心吹给我。我们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彼此的思念。
他在里、视频中一次又一次的跟我确认妈妈春节就来接我了吧?我说是的:你听到门外放鞭炮的时候,妈妈就去接你了。
有一天,他跟我视频的时候,突然跑开了,跑到了客厅的窗帘后边,把自己遮起来。爷爷说:他最近都很喜欢躲在窗帘后边,说这是他深圳的家。
听到深圳的家,我的眼泪唰的一下就涌了出来他心里好清楚啊!他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思念啊!
为了不让老人担心,我赶紧从摄像头前移开了,跑到房间里,可是关上门,哇的一下就哭出来了。其实,妈妈的心何尝又不是每天被思念扯得紧紧的?
我每天都盼着春节快点到来,我拿了年终奖,就从银行辞职,把他接回来自己带。
他也在盼着春节,每天都问一遍爷爷:春节什么时候才到啊。
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我中午到了东北的老家,威威在房间睡觉。我不想吵醒他,轻轻的走进去看了一眼,就坐在客厅沙发上跟奶奶聊天。
他好像听到了我的声音,自己偷偷的走出来,可是又没有走近。扒在门口,安静看着我。
奶奶说:哎呀,威威醒啦!快来看看谁回来啦!快来让妈妈抱一下,你不是都想死妈妈了么?
让我意外的是,孩子并没有像我想象中的那样,一见我就扑过来让我抱,而是老远站在卧室门口,一直盯着我看。
他,没有叫我妈妈。
奶奶说:可能是刚睡醒。快叫妈妈啊。
他,还是没有吱声。
即使,我们曾无比亲密,从小跟我一起睡;即使我们每天视频,聊天。
然而,这短短4个月的分离,对孩子来说,漫长的就像一辈子。
我缓缓走向他,蹲下来,伸手去摸他,他站着不动,眼睛一直在我身上不移开。
我抱他,他的胳膊没有动,也没伸出来搂着我,而是有些僵硬的垂在胸前。
晚上睡觉的时候,他跟我一个房间。我俩躺了好久,他也不睡,中间还哭了两次。
奶奶看时间太晚了,进来了两次,说:他平时可好了,8点钟放床上,放两首音乐自己就睡了,要不你出去我来哄吧。
我说:妈,可能是我来了,他太兴奋了,我来哄吧,他好久没见我了,不会让我出去的。
奶奶出去后,我跟威威说:你是不是看到妈妈很兴奋,不想睡觉啦。
他点点头,嗯。
我说:那我们聊天吧,你跟妈妈说说,这几个月在老家,都发生了什么吧?
没想到,他真的开始说了,像一个小录音一样,什么都记得。从他去玩雪,说到姨奶奶给他买好吃的,从跟妈妈视频说到窗帘后深圳的家...
我躺在他身边,歪着头看着他,一直听啊听啊,听着他简单的快乐斑点狗结情缘,听着他言语中,对妈妈的思念。
他就这样一直说,一直说,从晚上10点说到了12点...
说的过程中,他的眼睛一直盯着我看,几乎都不眨眼。
我突然像意识到了什么,问他:威威,你是不是怕闭上眼睛,妈妈就消失啦?
他的身子微微颤动了一下,说:是的...
我的鼻子一下子就酸了,摸摸他的头,跟他说:你放心,睁开眼睛,妈妈一定在你身边,我不走。我走的时候,一定带你走。
我说完这句话,就看到,他一直睁得大大的眼睛,缓缓关上了,眼皮就像一扇窗帘缓缓落下...不是自己闭上的,而是,困的实在撑不住了,自动关上的...
他眼皮合起来的那一瞬间,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
多么细腻的小心思,思念妈妈的心情...
真庆幸,我没有因为他见到我一整天都不喊妈妈而责难他;
真庆幸,我没有因为他到了时间还不睡觉,而着急;
真庆幸,我给了他时间表达,才让我看到,孩子的爱,是如此深沉...
接下来,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他都没有主动开口叫我妈妈。可是,我再也不能消失在他的视线里,一旦看不见妈妈了,他就会哭。
谁也不能逗他:妈妈不来了,你要被留在这里了。或者别回深圳了,留在老家吧。他要妈妈,谁也不能再糊弄他。
在东北的每一天晚上,入睡前,他都要用手捧着我的脸,深情的注视这我。我开始理解妈妈这个词的含义,到底有多重。3岁以前的孩子,除了妈妈,什么都不需要。
因为,妈妈,就是他的世界。
李子勋老师在《家庭成就孩子》中写到孩子一岁以前,母亲有三个行为是别人不能替代的:一是哺乳,二是依偎着孩子入睡,三是和孩子亲密地呀呀细语;这是母亲的。
分答上曾经有人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现在的人提倡亲自带孩子,甚至做全职妈妈,这样会对孩子起到什么关键作用吗?
并不是现在的人才开始提倡亲自带孩子,从古至今很多时代都是提倡妈妈在家带孩子的.反而到了工业时代,才有了女人也可以出来工作的机会,并且慢慢出现了女性能顶半边天,男女平等等等的言论。
当然我不是说时代要倒退,这其实是根据孩子的发育特征提出的理念。(妈妈的快乐与独立,孩子爸爸的支持都很重要)
在孩子的头三年最最重要的人就是妈妈,因为头三年,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父母最好是都在身边,当然最需要的是跟妈妈的连接,相对来说爸爸要退居其次。
在这个阶段,孩子需要有一个身份的认同,知道谁是爸爸谁是妈妈。同时在陪伴中拥有安全感,他要知道我是被这个世界欢迎的。在这个阶段妈妈几乎等于全世界,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信任感和爱与被爱的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最好妈妈在身边的原因。
郑立峰老师的新书《家庭系统排列》中写道:岁期间,孩子和父母(尤其是母亲)有一段显著的分离时间。那么孩子就有所谓的亲子中断创伤。
这个分离时间通常是3个月以上。
《家庭系统排列》中总结,分离的原因可能是:
父母关系不和,吵闹中,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
经济原因,父母要去外地打工,让孩子留在老家,即所谓的留守儿童。
孩子的症状是:身体麻木、情感封闭、跟父母疏远,长大后难以跟其他人包括异性建立亲密关系。
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关于留守儿童宣传片。被留在老家的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村口大树前等妈妈,每天都去,每天都去...
可是,妈妈真的回来的那一天,孩子却不知所措,并没有像妈妈期望的那样,扑上去抱着妈妈表达思念。而是躲在门口,眼睛不安的看着地上,双手不停的摩挲手指,脚在地上蹭...
长时间的分离,让妈妈也不知所措,只会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呢?见到妈妈也不叫?
其实,孩子巨大的思念无法表达,在他最需要妈妈到时候,留在身体里的只有巨大的痛苦和恐惧,渐渐的,为了不那么痛,只能麻痹自己的情感,冻结自己的身体。甚至都不能通过哭闹来表达妈妈,我需要你...
如果,我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这些,如果,我没有细腻的观察我的孩子,我也难以理解,为什么,那么巨大的思念和爱,最后却化为了家长的一句你真不懂事?
其实,不是孩子不懂事,是他需要时间。
他需要时间重新信任,重新爱。
我永远无法忘记那个夜晚,威威一直一直睁着眼睛,生怕他闭上眼,妈妈就不见了...他才2岁4个月啊,谁说孩子不懂?
我在系统排列的课堂上,也无数次见到从小亲子中断的成年人,内心深处渴望爱,却又觉得自己不配得到爱,爱人就在身边,却只会把爱往外推。就好像那个村口一直等待妈妈,又无数次失望而返的孩子。
亲子中断的人,还有典型特征是很难跟人有肌肤上的接触。
我曾经作为助教,去帮助一个亲子中断的学员做引导。当我的手无意间拂过她的头发,她突然一个激灵,猛地躲过我的手,好像无比厌恶一样。我的心里也咯噔一下。
如果,我不懂,可能会觉得她讨厌我。就好像《欢乐颂》里的安迪,无法享受男友爱的拥抱。
(安迪无法走进亲密关系,无法享受肌肤接触,是典型的亲子中断创伤反应。)
我也曾在家庭系统排列的课堂里扮演妈妈,看着需要疗愈的孩子,看着妈妈,无比渴望,又不敢靠近。
她轻轻触碰妈妈的皮肤,却因激动和害怕,而浑身颤抖...
她含着泪,一边抗拒,一边颤抖着触碰到了妈妈的手...妈妈的胳膊...妈妈的肩膀...妈妈的脸...终于艰难的喊出:妈妈...
这样的成人,也是孩子,当她缓解身体的冻结,终于可以被妈妈抱在怀里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她僵硬的身体开始柔软,终于举起胳膊可以抱住妈妈...这个看似简单的拥抱,却整整花了40分钟...
我抱着怀中的孩子,让她静静的享受妈妈的怀抱,她曾经如此渴望而不可得的怀抱...
爱,终于开始流动。妈妈,终于不再遥远...
亲子中断的创伤并非不可疗愈,解决的方法也并不复杂:
身体解冻
情感表达
走进父母
拥抱父母
很多妈妈跟我说:怎么办?孩子小的时候,我不会带,会不会给他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创伤?
我作为一个陌生人,去扮演妈妈,都可以有疗愈的效果。
那么,作为孩子真实的妈妈,你才是孩子,最好的疗愈师。
比愧疚更好的方式,不是过度补偿。而是拥抱。
没有预设的
发自内心的
不带评判的
去拥抱孩子吧。
让他的身体解冻,让他的情绪流动,让他和妈妈重新建立爱的连接。
威威回到深圳以后,我并没有着急纠正他的行为。而是给了我们彼此一个长长的过渡期,重新建立信任和连接。
每个人都有不容易,但所有的不容易,都比不上孩子在身边的幸福。
如此想着,生活的艰辛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三门峡治白癜风的医院肾病用药
通化白癜风医院在哪
- 上一页:辅酶q10胶囊的作用与功效节能
- 下一页:尖椒肉末打卤面怎么做好吃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