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风年呼唤风电长期预测生存
发布时间:2020-04-30 07:40:30
2015年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2014年产业监测数据。令人略感疑惑的是,201 年至2014年中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与弃风率显示出了不同的发展趋势:平均利用小时数下降了181小时,为189 小时;弃风率下降4个百分点,为8%。按惯常理解,弃风率下降应该对平均利用小时数的上升起到反推作用,而2014年的情况竟恰得其反。据专家分析,2014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大幅下降的原因,应该更多地受到了 小风年 的影响。
其实,该专家的推论是有佐证的。本刊从国家气候中心了解到,2014年我国三北地区冬末和春季风速明显偏小。风能资源数值模拟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大部分地区70m高度平均风速与近10年相比明显偏小,其中北方地区和华南大部偏小4%到8%。与201 年相比,除新疆、青藏高原外,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70m高度平均风速偏小,其中黑龙江西南部、 西部、内蒙古中东部、河北张北和山西等地风速偏小8%到16%。
通过研究发现,这些区域常年以西风为主,但2014年2月至2014年5月500百帕环流场出现明显的异常,贝加尔湖至鄂霍次克海附近为显著的高度场正距平,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对流层底层盛行东风或偏东风,极大地削弱了气候态的西风,从而导致我国北方地区风力明显偏小。
细分到我国8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来风情况可以发现,与201 年和近10年同期相比,蒙东和 西部风电基地2月到6月70m高度月平均风速明显偏小;蒙西和河北张北风电基地1月到4月和6月70m高度月平均风速明显偏小,5月平均风速偏大;甘肃酒泉风电基地1月到6月和9月到11月风速均偏低;新疆哈密风电基地 月、6月和9月风速明显偏低。江苏风电基地全年70m高度平均风速与201 年和近10年基本持平,山东风电基地年平均风速略偏小。
除了对风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国家气候中心还对我国2014年8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的理论可利用小时数进行了测算。
我们选择了1.5兆瓦的数据,结合近10年这些地区的风速算出了理论发电小时数,并将可能存在的除风况因素以外所导致的停机时间统一按照 0%进行折减,获得了8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年理论发电总小时数年变化情况。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研究员朱蓉解释。
2004年至2014年,我国8个千万千瓦基地的理论发电利用小时数波动为正负7%之间,也就是说,最少和最多理论发电小时数的波动区间为14%。2014年刚好是这11年间理论发电小时数最低的一年,而201 年则刚好是最高的一年。由于201 年是波峰,2014年立刻遇到了波谷,使2014年理论发电利用小时数的下降表现得异常明显。
同时,国家气候中心将该数据折算成二氧化碳的减排量后发现,8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对二氧化碳的减排贡献相对201 年减少了15%。减排影响最大的是河北和 ,都超过了20%。蒙东、蒙西均为18%,新疆和山东分别减少了6%和2%,江苏相对略好。
曲靖治疗白斑病费用山西治疗白癜风方法
白山治疗白斑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