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巩义体育网 >> 法甲

随着教书的父亲被划为右派拳

发布时间:2020-05-01 14:19:49

摘要:那一年,随着教书的父亲被划为 右派 ,我们一家也被取消吃商品粮资格,划归附近的生产队去了。我少不更事,不知甚么叫做 世态炎凉 ,乃至毫不理睬母亲那哭得红肿的双眼,就欢蹦乱跳的跑去找我那因贫困而年幼失学的同学玩去了。 那一年,随着教书的父亲被划为 右派 ,我们一家也被取消吃商品粮资格,划归附近的生产队去了。我少不更事,不知甚么叫做 世态炎凉 ,甚至毫不理会母亲那哭得红肿的双眼,就欢蹦乱跳的跑去找我那因贫困而年幼失学的同学玩去了。

父亲酷爱古文,特别是古典诗词,更是常常吟诵,我听得最多的是: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父亲吟诵时双眼微闭,欲醉欲仙,全身心都熔化在艺术境界当中。我耳闻目睹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也对古典诗词迷醉起来。每听父亲吟到此处,我的思绪就会浮想连翩,视野逐渐模糊,恍惚中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1幅画面;阳春三月,雨后初晴,湖边杨柳丛中,一个稚气未脱,头扎两束冲天发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口吹牧笛,悠哉游哉,信步而行……

天长日久,我竟渴望自己有朝一日也成为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口吹牧笛,在 杏花村 附近放牧,跟众多小火伴一起,在牛群吃饱以后,躺在湖边反刍的当儿,下湖洗澡、摸鱼。玩累了,用稀泥糊满全身,躺在沙滩上晒太阳……

我向往有关牧童的生活。

我乃至庆幸这一场改变我们全家命运的变故。

我那苦命的同学从爷爷那一代起就看牛(即放牛),解放前帮地主家看,解放后帮互助组看。由于会治一些简单的牛病,所以到了他父亲这一辈,整个生产队的牛就归他一家人看。用现在的话说,是个看牛 专业户 。

那时,人少地多,村与村之间有大片大片的荒地,水源充足,牧草茂盛,是牛们的乐园。每年五、六月间,田地中长满庄稼,牛就集中放到这些荒地上来。有时三、四个生产队的牛聚在一起,看牛人都是多年相熟的老面孔,久别重逢,分外亲热。牛们也欢快的撒开四蹄,飞奔而聚,很快就混为一群,哞哞直叫,用它们特有的 语言 互相问候着、交谈着,这时看牛人就按以往的惯例,分工合作,各 把 一边,不论是谁的牛,只要1接近庄稼地,都非常自觉的去驱赶。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牛们快点吃饱,躺在地上反刍,大家好聚在一起,听看牛老前辈摆 龙门阵 。

有时,在一块较大的牧场里,会集中六、七群牛,这一天,恍如是 牛王 们的节日,牧场上热闹非常。 牛王 们群英集会,都免不了精神抖擞地寻觅昔日的对手决一雌雄。看牛人也恍如突然变成了叱咤风云的三军统帅,踌躇满志、气吞山河,眯着眼欣赏着自己的 部队 驰聘疆场。

偌大的牧场被奔跑的牛群残踏得灰尘蔽天,酷似硝烟弥漫的战场。各路 英雄 们东一群,西一伙地战得难分难舍,整个场面波澜壮阔,气势恢宏。你看那风华正茂,处于壮盛时期的牛王,横冲直撞,所向无敌,如入无牛之境,酷似当年大战长板坡的赵子龙。

牛王们各展雄姿出尽风头,看牛人则看得时而情趣高昂,时而又提心吊胆-要是自己看的牛有个三长两短,可得吃不了兜着走。所以,看牛人都紧张得两眼不离自己的牛王,以便在关键时出面保 驾 。

牛王们为了争当霸主打斗得惊心动魄,而那些饱经世故的老牛和那些或身怀六甲,或哺养幼仔的母牛们,却对这争强好胜的角逐嗤之以鼻,悠闲的埋头吃草,不愿卷入 政坛风云 中去。

农历冬月,天气晴朗,是农活比较松闲的季节。包谷早已收获归仓,包谷地正被社员们犁耙翻晒,准备来年种甘蔗,这是我们半大孩子们最愉快的日子。辽阔的沙坝地一望无边,潮湿松软,一踩就碎。翻起的土块中有很多虫子,引来大批的鹭鸶、乌鸦、八哥、喜鹊。那时人们没有打鸟的习惯,是那么的淳朴仁慈。老人们一再教导我们要怜异惜这些小生命,说杀生害命是 背过失 ,会遭老天报应。而我们也就把这些教导奉为圣旨。所以这些鸟胆子大得出奇,而且 鬼精灵 ,好像看得透你的心思似的,有时与你近在咫尺,甚至伸手可及的程度它都不飞,但若你对它心怀歹意,刚1伸手,它就振翅一飞,溜之大吉,令你自愧自责不己,从此再也不生歹心。

我们一面追鸟玩,一面缠着大人要 打踩耙 。 打踩耙 就是站在牛拉的木耙上,把犁铧翻起的土块压碎。那时车辆极少,有幸坐过车的人也就极少,坐车是很多人特别是我们半大孩子梦寐以求的稀罕事。而打踩把最类似于坐车的感觉,能满足我们对于坐车的渴望。可是大人们总是说我们体重太轻,压不细土块。其实更多的是担心我们被 颠 下来,卡在耙上。当时大人们有句笑话: 耙卡村那地方有一班吹鼓手吹得可好听哩! 这话是说你若卡在耙上哭起来,就成了 耙卡村 那一班 吹鼓手 了。有的牛性子刚强,孩子卡在耙上一哭,惊了牛,就没命的跑,孩子越哭牛跑得越快,曾有过牛拖死小孩的事情。严格说来,孩子打踩耙确实是一件极危险的事。除非土特别松软、牛特别温顺,否则,你要打踩耙,休想!

这时候,我就认识了一条特别温顺的牛,名叫 老高青 。

老高青个子高大、皮肤黑亮, 老高青 即由此得名。老高青道骨仙风, 慈眉善目、鹤发童颜 ,三十岁了还拉得动犁,是一条罕见的长寿牛,老高青原是一家富裕中农的牛, 合作化 运动中入社归了集体,由于青年时期豢养得好,不过份疲劳使役,所以才能活了那么大岁数。后来的牛,由于饥荒,连人都吃不饱,何况是牛?而且常常疲劳使役,未老先衷,很少有能活过十八岁的。

老高青吃苦耐劳,从不偷懒,有多少力气全部都使出来。有时需要加班使役,也 毫无怨言 的埋头苦干,直到解套为止。不像有的牛,看到邻近的牛歇工吃草去了,也不管主人放不放,拉起犁或耙就跑,拉坏犁或耙是常有的事。

老高青性格温顺,不论是谁使役,从不欺生。每到田头地头,它就会站住,让你从容不迫地把犁或耙转回来,它再不紧不慢的拉起就走。所以,每逢有人初学使牛,队长就把老高青交给他,直到他学到熟练为止。多年来,经老高青 培训 出来的使牛能手还真很多哩!

由于老高青特别温顺,也由于当天耙的地特别松软,使牛的老大爹在我的再三恳求下,才同意把踩耙让我过瘾。

我踏上踩耙,就像飞行学员首次 放单飞 ,那高兴和激动简直无法形容,情不自禁的高举双手喝彩起来。冷不防一个急刹 车 ,我的嘴中庸之道,正好扑在牛屁股上。原来是老高青听到喊声,以为我这个生手产生了意外,就站住了。 多善良的牛啊! 我由衷的感叹着。从此除非需要,我决不发出多余无谓的声音,以避免老高青善意的误解。

我就这样在老高青的培训下学会了使牛。

由于我迷恋于牛,由于生产队的牛愈来愈多,我的同学一家已看不过来,生产队长就安排我协助看牛。我从此成了真正的牧童。成了真正的牧童后的我突然发现作为牧童的浪漫味儿失去了很多,从来没有遇到苏东坡一类的大文豪来问过我酒家何处有?倒是慢慢的从人们的眼神中看出了世态炎凉。冷漠的目光像一种催化剂,促使我与年龄极不相称的成熟起来,我学会了沉默,学会了冷静的观察和思考。

我逐步知道了很多牛 社会 的内幕。

大母牛 是我们生产队牛 氏 家族中的 母亲英雄 和 开山鼻祖 ,有着 杨家将 里余老太君一样的崇高威望和地位,三分之二的牛是它的儿辈孙辈重孙辈曾孙辈, 五代同堂 了还在孜孜不倦的为社员们繁衍着 畜生产力 ,真是劳苦功高、勋业卓著!

正因为它的显赫地位造成了牛 社会 中一桩众所周知的冤假错案!

本来牛社会中没有语言文字,没有读过孔、孟的书,不知甚么伦理道德和礼义廉耻,古往今来,也没有谁追究过谁牛是谁牛的 私生子 ,或是什么 叔配嫂 和 公公穿错媳妇的鞋 之类。牛社会也太自由了点。

二流子 (本来不叫二流子,其尊姓大名已无从查考)本是一条高大硬朗、四肢匀称,很有培养前程的青年后备种公牛。那一年风调雨顺,牧草长得出奇的好,母牛们都出落得比往年更加毛光水滑,惹得公牛们心猿意马,狂燥不安。二流子那天本来正和青梅竹马的 表妹 追逐戏耍,无奈表妹不在发情期,玩了一会就兴味索然,不想再玩了。为逃避二流子纠缠不休,就往姑妈姨妈奶奶外婆们群中钻去。二流子意犹未尽,穷追不舍。三转两转,表妹不见了,二流子四面寻找,猛抬头看见大母牛在一旁,不由得血液沸腾、焦渴难耐。真是饥不择食,不管三七二十一,前腿一抬就跨了上去,大母牛见是自己的曾孙欲行非礼,回头一角就把它掀了下去。本来这事就这样也就过去了。不料看牛的老大妈回来一宣场,众皆哗然,群情激愤,一致声言要惩治惩治,不可迁就。那段时间正在青年中进行道德风格教育,正好 阉年给人看 ,以儆效尤!就这样把一条好端端的种公牛给毁了。

农业学大寨 那几年,由于推广双季稻、提高复种指数,原有的牛数量已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生产队便派出几个买牛小组,四出买牛,因此,牛社会里突然增加了一些 外来户 。这些外来户初来乍到,势单力孤,曾不同程度的受到 地方民族主义 的严重伤害。

花野猫 是一条身高力大,十分好斗的公牛。因其脸部屡次受伤、伤痕累累而得名。在 家乡 时就因自持身强体壮,欺侮弱小而成了害群之牛。恰巧我们队的买牛小组不期而至,就被低价卖了出来。我们队的人还以为拣了个便宜货,加到家才知道是个 烫手的山药 。花野猫本性难改,到处树敌, 牛际关系 十分糟糕。终手触犯众怒,群起而攻之,花野猫虽然骠悍无比,终究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只能远离牛群、独来独往。花野猫归不了群,到处偷吃庄稼,兴是照看它就花去我们很多精力,累得我们叫苦连天,屡次向队长控诉花野猫的 滔天罪行 ,并扬言要调换工作。看牛这工作由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里来雨里去,十分辛苦,而且被人看得很下贱,很多人不愿看牛,不少生产队普遍存在 看牛人难找 的现象。有鉴于此,队长无奈,只得下令贱价出卖花野猫。现在想来,花野猫一生不知被卖过多少次。命运如此,实在亦苦亦悲,不知它会不会幡然悔悟、改过自新、重新做牛?

老经打 是一条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窝囊牛,刁钻奸滑,懒散非常,空有一身力气却不愿使出来,任你怎样打,它就是不动,宁愿挨打不愿出力,倒是你打它的力比它耕地的力还多,一天下来腰酸臂痛,谁使谁怕。使牛人有句顺口溜: 宁喝三碗辣子汤,不愿使役老经打。 它把使人讨厌的程度表达得淋漓尽致,人木三分!

老经打不可避免的遭到与其它外来户同样的不公正待遇。幸亏它奴性十足,每逢受到欺侮,就表现出一付奴颜悲膝的可怜相,哞哞的叫着,巴结讨好对方,把嘴伸到对方肚皮下边去舔对方的生殖器。对方见它甘拜下风,虚荣心得到满足, 得饶牛处且饶牛 ,也就放它1 马 。真是天可怜见,倒也为它免去了很多皮肉之苦。

稀屎肚 、 瘪母牛 、 赖毛三 是那次买牛行动中最低劣的高价老弱病残牛。稀屎肚是空有一个大肚子却有气无力的牛,脚又短,田水一深就漂在上面,还要人费力把它拉出来。瘪母牛是一条先天 性 发育不良的 石母牛 ,(即不会生育的母牛)是既无使役价值又无生育能力且杀之无肉的 三无牛 。赖毛三体瘦毛长,脚细手细脖子细,风都吹得倒,从买来到死去,都没有为生产队出过1分力,成了独一无二的 五保户牛 。

共 8589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案】一头牛的一生,渗透了一个村的历史,这是一个时期的缩影。此乃回忆录式的小说,散文的笔法让小说多了一股庄重味道。【天赐普洱:戒愚斋主人】

1楼文友: 09:14:24 风闻不久的将来,肉类将依照生物化学和营养学原理直接用食粮人工合成。那时, 牛 的概念只存在于辞典里: 牛,体大、有角、肉可食 !鸣呼,我魂牵梦绕的牛! 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老是咳嗽有痰是怎么回事
安徽治疗卵巢炎医院
心肌病包括哪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