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中國一方四合院盛滿人間清歡1
发布时间:2019-12-06 12:18:25
古建中国:一方四合院,盛满人间清欢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自明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期,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
四合院
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这里所谓“街通”即我们今日所称胡同、弄堂,胡同与胡同之间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当时,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迁京之官贾营建住
四合院是北方地区主要是北京的民居形式,从古代居住理论来讲,它最符合“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的模式汉代刘熙论“宅”:“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四合院,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是中国古代建筑精神的最高境界
四合院大门
四合院的格局原理
简单地说,这是基于古老的“天圆地方”的学说《周易·说卦传》:“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坤为地,为母,为方”“圆”,象征天上之万象变化不定;“方”,象征地上万物各有定形在对宇宙结构的认识方面,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就是“天圆地方”说这是与当时人们的肉眼所能观看到的范围和水平相联系的
北京的四合院建筑,是以民居的形式来体现“四方”观念的典型既然四方,那在一个院子中,当然要在四面都建成房,这样,中间自然形成一个院子而按照五行理论,土居中,所以,四合院中为土地,且正中位于全院的中心所谓“地方”是说方形的地有四个边、四个角,正与地(东、南、西、北)、四隅(东南、西北、东北、西南)相吻合在四合院的四个边、四个角都有所布置,这就形成了整体的和谐
四合院民居朝向
四合院建筑为什么讲究坐北朝南
从文化背景来讲,这与《周易》思想密切相关“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周易·说卦》)所谓“向明而治”,就是“向阳而治”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所特有的“面南文化”,就连地图上的方位也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因为它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的方法绘制而成的至于建筑,也多是坐北朝南而建
其实,这与中国所处的特定地理环境有关中国处在北半球中、低纬度,阳光大多数时间从南面照射过来,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进而形成“面南”的意识而风水中的“面南而居”理论,就是这种受地理环境影响所形成的文化模式
四合院影壁
四合院中为什么要设影壁
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四合院中影壁的设立,也不单单限于装饰作用《水龙经》一书指出,“直来直去损人丁”,意思是说,四合院的设计,既要保证气的流动,但又不能让气流直来直去院门两边的影壁有利于气的内敛,而院内的影壁,则让气呈“S”形地绕着影壁而行,以减慢气流的速度,使其不散在故宫里,几乎每一座院落、每一处宫室都设有影壁,木制、石制和琉璃制的,极其讲究
实际上,垂花门内的屏门起的也是这个作用因为,如果正房屋门正对院门,那么,极易造成气流的直来直去,必使其散而有了屏门,平时关闭,从两侧出入,就自然使气流迂回往复了所以说,屏门是挡住气流的家具
老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古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它虽为居住建筑,但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是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图文来自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孩反复发烧高血压患者腿抽筋
小孩中暑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