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三郎杨世元
发布时间:2020-02-20 01:44:34
虎扑8月9日讯 据《澎湃新闻》记者宋承良报道,近日,澎湃新闻记者对上海上港队员杨世元和其父亲老杨做了一次采访。采访中,杨世元回顾了自己以前的踢球经历,以及吐露本赛季成为球队中场不可或缺一员的背后原因。根据《德国转会市场》网站给出的国足世预赛62人大名单显示,杨世元的名字赫然在列。梦想的道路上,他正在步步前进。(注:国足名单实际为德转管理员朱艺微博消息)
作为“幸运儿”,每一步都遇到了贵人相助
他的父亲老杨则对澎湃新闻记者形容,“每一步都遇到了贵人相助。从鞍山市体校的启蒙教练,到徐根宝、范志毅、成耀东以及后来一线队的主教练。”
杨世元感慨自己是一个幸运儿,说道:“刚开始踢球那会儿,你会给自己设定一个踢上职业联赛、进国家队的目标,但是具体如何实现,十几岁的时候哪有什么概念。”
在杨世元印象中,范志毅抓体能和作风的要求为他现在的技术风格打上了最原始的基础,而成耀东接手后的这三年多时间,他把杨世元逐渐从边后卫的位置变成了防守型中场,“成指导带过职业队,他知道你的特点在职业队更适合哪个位置。”
“中国坎特”的跑不死秘籍
老杨经常对儿子说,“作为球员,如果你连努力和拼搏都没有了,那你靠什么立足?”他会给儿子经常买一些韩国高丽参这样的补品,杨世元的妈妈也会特地给儿子做参鸡汤和牛仔骨肋排。
关于“保养”,杨世元也聊道:“球员要自律,睡觉不能太晚,饮食方面油炸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肯定对身体没好处,我不喜欢太油的,口味比较清淡。”
对于现在的身体状态,杨世元非常满意,他每场比赛跑动距离在12000米到13000米之间,“场上不会有抽筋的感觉,第二天身体也不会疲劳。”因为这样的风格,杨世元被球迷誉为“中国坎特”。巧的是,杨世元也把切尔西中场坎特视为自己的模板,两人覆盖面积大的风格确实比较相似,“但仅此而已,更细化的东西,没有什么可比性,我才刚刚打比赛,需要在顶级联赛慢慢积累经验。”
在场上,拼就完了
关于前几年职业生涯的起起伏伏,杨世元说道:“我也在和我爸聊,分析原因,我们总结就是节奏感不好,比方说上抢的时机,总是选择不好,比较着急。那时候不管替补还是主力,老是在冲刺,踢得不聪明。”
回顾自己租借到延边踢球,新赛季开始前热身赛受伤远离赛场7个月的时候,杨世元对记者说:“这次受伤打击真的很大,因为原先准备利用U23政策好好踢一年比赛,没想到遇到重伤,当时自己都想放弃了。后来家里人和朋友都来开导我。”
谈到自己踢中乙,杨世元说道:“我也不相信自己会一直在中乙,肯定还有机会(踢中超),只要尽全力了,其他左右不了的事情,就没办法了,我只能严格要求自己,加练。”
我们都是追梦人
回顾自己本赛季客场踢苏宁和重庆的两次受伤,杨世元说道,“叶重秋和外援‘大摩托’都不是故意的,有时候真的是不巧,我的风格就是这样,下次遇到相同的球,还是会去拼抢的。”
“今年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希望可以多打一些比赛。我不在意进球、助攻、抢断这些数据,那是以后的事情,今年只有先保证出场时间,才能积累顶级比赛的经验。先有量的保证,才可能有质的提高。”杨世元说。
谈到自己的目标,杨世元讲道,“球员肯定有想法,要有目标。你打不上比赛的时候,目标就应该是主力;打上比赛,自然就要争取进入国家队;等进了国家队,还要有更高目标。就像武磊,一步步实现自己梦想,现在已经去了西甲踢球。”
根据《德国转会市场》网站给出的国足世预赛62人大名单显示,杨世元的名字赫然在列。
(编辑:子钧DJ)
杭州癫痫病医院
灯盏花泡水怎么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