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价房价比之争孰是孰非
发布时间:2019-07-29 16:14:53
地价房价比之争 孰是孰非
(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 国土部公布的620个项目的地价房价调查数据显示,北京21个被调查项目地价最高占房价的比例为51.36%,最低为14.33%,平均地价与房价的比例约为25%。近日,针对上述数据,购房人、开发商、相关机构业内人士对此众说纷纭,争议较大。
购房人:地价房价比低于25%是暴利
多数购房人对国土部公布的该份调查数据,第一反应就是感慨“开发商的利润太大了”,尤其是北京21个被调查楼盘中,地价房价比低于25%以下的项目如珠江奥古斯塔城邦、西苑好山居等13个楼盘,都被指“暴利楼盘”。
“调查表上清清楚楚地显示,珠江奥古斯塔城邦当年拿地时,每平方米地价只有1720元,现在销售均价却达到了每平方米12000元,这里面的利润可想而知。”买房人张先生表示,之前想到房地产是暴利,但是没有想到是“这样高的暴利”。
“西苑好山居,拿地地价6810元/平方米,售价却高达45000元/平方米,土地成本仅占房价的15.13%。虽然说商品房是市场行为,但是房地产业如此高的利润,有关管理方面是不是应该对这个行业的利润限定个平均利润率,以此调控日益高涨的房价?”购房人李先生等人建议。
开发商:调查数据滞后 关键要约束土地开发时间
资深地产人士季满如、陈顺等业内人士则认为,国土部此次调查的包括北京21个项目在内的620个项目的地价房价比,除了能从中看出国土部和建设部在相互推托“房价因何上涨”的责任外,基本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因为“地价是过去的,房价是现在的,不是一个时间段上的数据”。在他们看来,在房价长期看涨的前提下,对国土部而言,最重要的责任是要监管出让出去的地块按出让时约定的时间、规划条件如期形成销售,防止延期开发,“坐地等涨”。
“包括北京21个楼盘在内的620个被调查楼盘,所采用的数据,地价基本都是2006年、2007年出让时的楼面价,而房价基本都是两三年后开盘销售时的销售均价。”中体产业副总裁陈顺说。
陈顺的看法得到了季满如的认同。季满如认为,从1990年至今,北京楼市的发展历程表明,每次调整都是房价报复性上涨的基础。这就使得很多开发商拿到土地后,尤其是以较低价格拿到土地后,不按照土地出让标书上所写的开发期限和规划条件如期开发,“坐等”地价、房价上涨,以取得更大的利润。“事实上,21个被调查的项目,基本都是拖延了两年甚至三年才开盘销售,而这延期的一年或者两年中,房价就在上涨。”
业内人士:防止房价暴涨 各利益主体都应承担责任
京投银泰董事长王灏等多家国有开发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趋势看,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尤其是这些城市的特殊区域房价和国际大城市接轨是必然的,北京等楼市平稳上升是趋势,因此,宏观调控主要应该防止的是楼市出现前几次调整中出现的“跳跃式上涨”,对此各利益主体都应承担相应责任。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房价并不是开发商一方能确定的,“开发商只是定价,但要真正形成价格却是市场双方定的,即买房人认可,房价才最终形成。”他还强调,商品房市场就由市场去决定一切,如果开发商定价高了,没有买房人认可,就像2008年那样自然,开发商就会降价。
综合各方看法,防止房价跳跃式上涨,房价利益各方都应该采取相关措施以实现楼市平稳上升成了多数业内人士较为一致的看法。
小孩不吃饭是什么原因
小孩子发烧40度危险吗
小孩发烧物理降温
小儿脾胃虚弱用药小孩流鼻涕最简单方法
维生素D3滴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