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藩篱中国酒业再出发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09 21:35:37
打破藩篱,中国酒业再出发
2010年到2014年,“这五年是国家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年,也是我国酿酒行业经历市场竞争的历练、结构调整的阵痛、举步维艰的五年。”4月28日,在中国酒业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扩大)会议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这样评价酒协第四届理事会走过的五年。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后,白酒、啤酒、葡萄酒、果露酒等业态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酿酒产业面临适应新常态、认识并实践创新思维的转型挑战。 4月29日,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市场专业委员会、名酒收藏委员会理事(扩大)会暨“互联+机遇与挑战”高峰论坛,葡萄酒分会理事会、果露酒分会理事会、2015中国啤酒业年度峰会等相继召开,连续两日的协会年会干货不断,在总结过去五年行业发展的同时,中国酒业面对困难与挑战,开启了2015年新的征程。白酒:改革效果显现,全面推进产业创新 在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市场专业委员会、名酒收藏委员会理事(扩大)会议上,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兼白酒分会、市场委员会理事长兼秘书长、名酒收藏委员会副主席宋书玉就五年来白酒行业的发展形势、分会主要工作以及未来的工作设想向与会代表做了汇报。 据了解,白酒行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化调整结构,规范生产和流通环节,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和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期间,世界经济和国家经济持续下行,在全国经济增长换挡、结构调整双期叠加的大背景下,白酒产业的发展也同时进入了深度改革调整期,行业企业在近2年时间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综合五年来看,我国白酒产量、销售收入、利润、税金仍保持大幅度增长,随着结构调整和产业改革的深入进行,白酒经济增速从高速逐渐转为中高速。虽然在近两年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整个行业仍然保有较高利润率。2015年年初的数据显示,白酒产业调整、改革的效果逐步显现,白酒各项经济指标的降幅已经呈现收窄的迹象。 不过,白酒产业在近五年的发展中,尤其是在最近两年的调整期,行业长期存在的产能过剩、供需矛盾、市场无序、创新乏力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产业增速明显放缓。价格带压缩、消费需求理性、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增长,传统渠道、移动互联、个性定制多渠道并存,品质提升,服务升级,税负重,利润低,已经成为白酒行业的新常态。 为帮助行业企业应对市场挑战,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市场专业委员会、名酒收藏委员会发挥协会作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白酒分会通过169计划、158计划、3C计划等系列工作,市场委员会、名酒收藏委员会通过积极推进国内酒类市场建设,推动行业自律、引领行业企业践行社会,优化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促进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合作,加快中国酒业国际化进程,加强酒类高级技术、营销人才储备,为生产企业与经销商、酒类收藏爱好者之间搭建沟通平台,增进行业间信息交流等措施,不断强化协会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产业创新、科研机制,引领酒类市场健康良性发展。此外,协会还推动中国白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建、中国白酒酒庄联盟的标准制定和商业模式的打造、名酒收藏委员会的产品鉴定和市场推广、文化委员会的研究和传播,以及白酒年份酒联盟、酒与社会促进联盟、国际酿酒大师艺术馆的筹备组织等各项工作。啤酒:赢在未来,开启后5000时代 相比于白酒行业近年来的跌宕发展,啤酒行业的发展较为稳健。不过,在近年的发展中,啤酒行业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2014年,我国啤酒产量完成4921.9万千升,比上年同期下降0.96%。而在2013年,我国啤酒产销量首次突破5000万千升,达到5062万千升。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指出,2014年我国啤酒产量出现了24年来的首次微降,业界称为后5000时代的来临。 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的工作报告显示,在饮料酒中,啤酒是唯一出现产量下降的主要酒种。啤酒在饮料酒中所占比例下降至75.2%。由于啤酒所占比例仍是最大的,啤酒产量的负增长导致了饮料酒总产量也出现了0.08%的微幅下降,原因主要在于啤酒总体消费趋于饱和。不可忽视的是,啤酒产品相对低廉的售价和现有主要包装形式不利于日益增长的非现饮络化渠道,并且产生了一定冲突和渠道断层。 24年的持续增长对任何一个产业而言都难能可贵,如今微降并不意味着中国啤酒业从此步入下降通道。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预测,未来三至五年,中国啤酒业的消费容量仍有增长的空间,但大幅增长或连续多年增长可能将不复存在,波段上行将成为主基调,这是中国啤酒业出现的新常态,也是中国啤酒业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由量变转向质变必然经历的阶段。 在啤酒行业并购放缓、转型升级、消费多变、互联冲击的多重印象下,为了切实解决啤酒行业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为啤酒企业服务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组织召开了“2014’中国啤酒业年度峰会·微利时代的生存模式论坛暨2013年度中国十大啤酒品牌发布会”、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技术委员会2014年度工作会议、2014(第三届)中国国际啤酒技术高峰论坛等行业重要会议,推动《啤酒瓶》标准化行业服务工作等,在市场、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助力行业发展。 何勇介绍说:“2015年啤酒分会将举办产业峰会,强化信息统计,推动资格鉴定工作,召开行业五大集团高层会议,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建立啤酒行业舆情监测系统,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等,继续在各个方面服务产业发展。”葡萄酒:热度不减,亟待做大做强国产酒 随着进口葡萄酒的大量涌入,中国葡萄酒市场迎来了一轮国产酒与进口酒的对决,市场容量不断扩充。不过,行业的深度调整以及消费市场的日新月异给葡萄酒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葡萄酒行业产量从2009年到2014年的同比增长分别为:27.63%、12.3文章来源华夏酒报8%、13.02%、16.90%、-14.59%和2.11%。2013年之前,产业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从主要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看,2010年的销售旺季开始,葡萄酒销售市场就出现增速明显减缓的迹象,直到2013年的大幅度下降,2014年止跌;特别是,销量下降的同时,销售收入和利润的下降的幅度更大。 同时,葡萄酒产品结构逐步改变,在高端产品销售大幅下滑的同时,中低端产品销售逐步上升,2014年中低端产品销售的比重明显增加;期间,部分产区政府、企业仍然保持对这个产业的较大热情和投入,行业外的企业、资本介入葡萄酒产业,投资葡萄酒酒庄的热度不减;个性化产品初露端倪,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各产区都已出现了一些品质优良并具有个性的产品,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小葡萄品种酿造的产品,已表现出产区的适应性,甚至是初步表现出其明显的个性。 近年来,葡萄酒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不容忽视。一是葡萄酒整体的质量水平和品质有了明显提升,但是如果产品的个性化和品质要有进一步的提升,行业已经遇到发展的瓶颈。二是高水平技术人才短缺,我国葡萄酒产业基础薄弱,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种植、生产技术人才已跟不上产业快速扩张的需要,栽培技术、酿酒水平达不到基本的要求,并不是极个别现象。三是产品的性价比不合理,价格脱离市场,在与进口葡萄酒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四是市场推广模式和本土葡萄酒文化建设滞后。 为此,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在处理对欧盟进口葡萄酒反补贴、反倾销工作,组织葡萄酒酒展、葡萄酒品酒师培训鉴定等工作的同时,注重开展国产葡萄酒的市场推广,启动酒庄酒标志工作,推动国产葡萄酒的在市场开拓、产品品质提升、消费文化打造等。果露酒:预调酒异军突起 在我国各类酒种中,果露酒仍属于小酒种。2011年起,各酒种进入了调整期,果露酒在各酒种中,属于受影响最小的产品。 从近年来的统计数据看,在行业调整中,果露酒行业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引起了其他酒种生产企业的关注,但是,整个生产格局仍没有变化,强者恒强,但已有领头企业与后面企业距离拉大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果酒生产引起了业内外众多的关注,也不断有新的产品开发,但是,我国果酒生产技术及市场开发创新不够,还没有形成产品或品牌较高的认可度。同时,预调(鸡尾)酒成为行业内的热点,短期内已有大量企业介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亟待规范。 为了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加快果露酒行业整体进步,中国酒业协会果露酒分会联合国内主要露酒生产企业努力降低露酒产品消费税。从2011年10月1日起,以蒸馏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并具有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文号、酒精度低于38度(含),以及以发酵酒为酒基,酒精度低于20度(含)的配制酒(露酒)产品的消费税,以10%适用税率征收。 在保健酒方面,中国酒业协会果露酒分会在2013年成立中国保健酒联盟,并与当年组织调查了全国保健酒市场有关企业及品牌的相关情况,第一次获得了较为全面的国内保健酒企业信息,并结合120个地级市场传统保健酒信息的摸底,对保健酒行业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未来如何吸纳联盟会员企业提出了建议。《中国保健酒大全》作为行业的指导类书籍,预计今年年中将结集出版。 此外,果露酒分会还在品酒师培训、鉴定,推动行业法规、标准不断完善,建立行业信息定期报告机制等多个方面做工作,意在推进果露酒产业的整体进步。(您对本文有何见解,欢迎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要了解更全面酒业,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乳果糖治疗便秘效果怎么样三门峡白癜风医院收费高吗怀化专业白癜风治疗医院
乌海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湛江治白癜风较好医院
丽水最好的牛皮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