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了老房闖海東北候鳥老人在海南安家
发布时间:2019-11-28 20:41:17
卖了老房闯海 东北候鸟老人在海南安家
东北老两口卖了老房“闯海”
2006年1月,68岁的刘永生和老伴儿朱桂兰从黑龙江牡丹江来到海南后,就再也没回去过
这是两个老人第一次出远门,看望在海口开饭馆的一对儿女“我离不开我那小孙女,可孙女又离不开她爸爸”一开始,刘永生只是打算和老伴儿来海南玩几天,也没带什么衣物,可是这一呆却让他作出了一个从未想过的决定
“喜欢这的气候,不想走了”刘永生说,“刚到海南时就一直下雨,下了好多天都没有晴,心情很沉闷但是天晴以后,看到了蔚蓝的天空,去海边看到湛蓝的大海,顿时心胸开阔”他说,后来那几天觉得这的气候真好,哪儿都是绿的,来时穿的一身棉衣棉裤最后全压了箱底儿
“人说来海南这儿,能多活十年真不是假话他哮喘多年,来这后不知咋的就好了,精神头很足”朱桂兰说
那一年,刘永生和老伴儿朱桂兰在海南度过了春节,老汉大胆地决定安家海南
刘永生原是黑龙江省虎林市八五二农场的退休职工,退休后又到牡丹江市居住,老两口育有二子一女早年,女婿做空调代理,曾经到海南出差,觉得海南的气候条件极好2003年,女儿刘敏就只身来到海口,在海甸岛开了一家餐馆不久小儿子刘新也带着老婆孩子到海南打工
“当年退休工资就几百块,没啥积蓄,很难在那么远的地方安家”刘永生亲自做了主,给东北老家的大儿子打了一通,就这样把在牡丹江住了十余年的唯一的房子卖了,留在了海南
七旬“候鸟”赋诗赞海南
海甸岛三东路一间窄小的两居室里,住着刘永生一家7口各种陈旧的设施全挤在局促的客厅里,入门口是大床,书架立在大床上,电脑和电视并排着,衣柜放在餐桌边,墙上挂着孩子的拼音挂图,衣服箱子被堆到了阳台上屋子里腾出的,就只是一条狭窄的通道
刘永生头发花白,耳朵有点背,采访全程几乎“喊话”朱桂兰在一边帮着搭话
一早,刘永生会去沿江一路的海甸溪边健身散步,然后再溜达到三西路农贸市场买菜,中午在家看会儿书下午会去一趟白沙门公园,几乎每天把海甸岛走上好几圈
一来二往的,刘永生还遇到了许多同乡,大家纷纷交流身体改善的心得老刘对这样的运动有切身体会刚来时爬上四楼都气喘吁吁的,身体特别虚弱如今74岁的他提两只大西瓜上楼,也不会喘气,哮喘病也好了,至少摆脱了药物
刘永生对这座城市的喜爱有增无减看着和平大道边上越来越多的高楼拔地而起,新修的沿江路透着时尚范儿,刘永生对当初的决定更加笃定:他们就是奔着这养生天堂来的,一点儿也不后悔
去年在一辆回家的出租车上,交通广播电台里的一则让刘永生激动起来
“广播里说海南建国际旅游岛,要向市民征集歌颂海南的文章”刘永生说,他想参加
“不宣传出去,谁知道这里有那么多的历史遗存将来有很多游客来了,没有人宣传谁知道海南有那么多的名胜美景外乡人来宣传这些更有说服力”这番话算是刘永生的肺腑之言
刘永生不爱社交,平时就喜欢在家看书、藏书那些看过的书籍,还作上标记,写上看完书的时间和读后感而所到之处有感想,就要在小卡片纸或信纸上写点诗歌,乐此不疲有一年,他在牡丹江红旗医院住院,得到了医务人员的悉心照顾,出院后他特别写了一首七律:“勇攀高枝建功勋,救死扶伤多行善,妙手即伸逾回春……”至今,这首诗还存在医院里
刘永生来海南后去过好些地方,南山寺、东郊椰林、小镇博鳌,这一次,他想把这些美好的“海南印象”写进他的诗歌里,来这的人都能吟诵和传唱
拿出新华字典,把稿纸平铺开来,端坐在窗前的书桌边,刘永生把这件事情当做很重要的任务来完成
“一唱海南岛,风光无限好,四季如春花似锦,万紫嫣红花香飘;……四唱海南岛,海上观音好,脚踏海水头顶天,八方游客来祈祷……”写完这首《十唱海南好》,他整整用了10天的时间
刘敏说:“爸爸之前也爱好写诗,但不会像这次废寝忘食的,吃饭、散步都想着怎么写,他所写的景点,要么就亲自去过,要么就是看报纸、电视上的时了解到的”
仔细看歌词,《十唱海南好》还十分的对称和押韵,通俗易懂好传唱,歌词中还写到了三亚的大小洞天、亚龙湾、天涯海角、南山观音等,这些都是他去过的景点
“要是能找到一个懂音乐的人帮忙谱曲,那就好了如果作曲成功,再找个领唱,后面站一排排男生和女生,进行合唱,这气势多好啊”刘永生激动地描述着很多人合唱他写的歌曲的情境,脸上写满了自豪他希望把这儿的好
,传播出去
老人将余生托付给海南
抗美援朝之后,大部分转业军人开赴黑龙江北部开发北大荒刘永生的叔叔也是转业军人赴北大荒中的一员1958年,刚好20岁的刘永生从辽宁省老家出发奔赴北大荒,“投靠”叔叔,成为北大荒大军中的一员
在那片一望无垠、人迹罕至的荒芜地区,和所有参与垦荒的青年一样,刘永生内心澎湃着一种革命的激情:“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刘永生一边劳动一边学习,尽管平日里忙着做农活,但刘永生也会在晚上偷闲看书,成长很快后来,他进入了商品粮基地的重要部门——粮食局做外贸出口等工作,随后进入八五二农场转运站当副站长,每天出口4、5万吨大豆,为国家的粮食运输坚守多年
“在北大荒整整工作了38年,人的一生中最好的时光都留在了北大荒”刘永生十分感慨,他在北大荒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儿女,直至退休
刘永生说,“北大荒时期,也有很多人南下海南,现在海口都遇到几个当年来海南的老乡”
在牡丹江市生活了十年后,68岁的刘永生又和妻儿移居海南
“明年等大孙子(大儿子的孩子)考上大学后,我就让大儿子一家来海南,这样我们一家就全都留在海南了”朱桂兰说“这里四季如春,发展机会那么多,为啥不能来啊”老太太心里就是认准了这个地方,眼下他们也正琢磨再置办个房子,让大儿子一家来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坐在昏暗的小屋窗前,窗外淅淅沥沥下着雨,戴着厚厚镜片的刘永生侧头借着光翻看自己的“纸片诗”
“一唱海南岛,春光无限好,四季如春花似锦……二唱海南岛……”他眯缝着眼又再细细念着,虽然没有曲谱,在刘永生自称“孤僻”的心里,早已荡漾起温暖的旋律
无论走到哪里,他们仍忘不了吃家乡的那一口炖菜,然而6年迁居海岛,江边夜市的喧哗已经成为他们心头熟悉的街景,甚至海岛上“石榴蘸盐”的古怪滋味已开始慢慢让他们流连在他们的餐桌上,也能看到原生态大餐“白切鸡”……
“老实说,清水煮的海南菜还是很健康的”刘敏喜滋滋地聊起海南的特色美食,她是这个家里在海南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个
在数十万向往如春海岛的南漂大军中,他们不过是海甸三东路寻常市井里有滋有味儿的“东北一家人”,简居且不甚富足,但他们已经悄悄把自己的余生托付给了海南,托付给这片绿色之岛、生态之岛、繁荣之岛、希望之岛
新生儿便秘汕头医院看妇科哪好
小儿风寒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