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读书人留恋一种家园感
发布时间:2020-08-06 11:59:30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书对于我来说,有如生命中的水与盐,没有书,无法想象生活将会怎样的无趣。
我的阅读是与书店密切相关的。我父亲以前有出门逛书店并且逛了就要买的习惯,等我长大后,很长时间内,也学父亲上街就一定去书店。读大学时,每周回家,坐船从武昌过汉口,经常会绕到汉 通路,只因那一带书店云集。
工作之后,就不仅在武汉逛,出差在外,见到书店,也还是要看。并且最喜欢到一处就买一本书,然后在扉页写下某年某月购于某书店。这是件越做越有乐趣的事,倒也不全是为了记下每本书的来历,而是在一本又一本某年、某月、某书店的延续和积累中获得了自足。在国外也不例外,尤其喜欢在书店里找有没有中国人的书。有一次在慕尼黑,看到一家书店有莫言和余华的书,还特地把它拍下来了。
书店对我而言,有一种家园感,好像就是我的地盘,到了这里才觉得舒服愉悦。虽然一个熟人都没有,但书就是我的熟人和朋友。不同的书店在形式上可能各有新意,但一站到书架前,就会让人一见如故,亲切感油然而生。给我留下好印象的书店,台湾的诚品自然算。北京的三联书店,以及最近在广州去过的方所书店,也都很喜欢。
自从有了上书店,我去书店的次数的确少了。毕竟上购书方便,对于购书量大的人来说,便宜也很重要。但是我也害怕实体书店没有了。因为街上或某个小环境里有一个实体书店,会给人一种很温馨的感觉。只要遇到,进去走走,内心确有舒服感。而且,没有了“逛”,类似某年某月购于某书店的那样一种具体实在的接触感就不存在了,拿到手的书似乎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这些体验性的东西,让我对实体书店的未来倒不是那么悲观。毕竟书店如果有座,有咖啡和茶供应,想必很多人还是愿意取一本书,坐在那里细细品读的。实体书店的魅力,在于它可以把“实体”经营出氛围和气息来。
其实,我曾经有过开家书店的想法。现在依然还存有这个梦想,开一家书店,只卖自己喜欢的书。我想这也是很多读书人的梦想吧。
杀菌就可以治狐臭吗RA乌洛托品溶液喷剂怎么样- 上一页:西班牙公然挑战欧盟财政契约
- 下一页:全民大学霸第936章躺枪的狮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