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巩义体育网 >> 跑步

兩個炒房客的心路歷程后悔不早點行動

发布时间:2019-10-17 13:48:52

两个炒房客的心路历程:后悔不早点行动

● 我就是在炒完温州的房子之后,跟着团队炒上海的房子相对现在,当时,开发商、政府相关人士似乎都很欢迎我们的到来那段时期,真的很甜蜜

● 我投资4套别墅,只是为了重新成为改良性住房需求者,为了更好地减缓上海高房价给我们家带来的生活压力或者说,我只是想4换1,为了重新在上海买套好房子

"如果当初像我朋友一样,从1998年就开始投资房产,我至少也会拥有这样一家咖啡店"阳光明媚的下午,上海市中山公园附近某咖啡店内,谢先生一边泯着茶,一边看着窗外,时不时陷入沉思

谢先生就是大家口中的"炒房者"或"投资客",他早先在昆山连续投资了四套别墅,并等待时机兜售虽然关注楼市10多年,但严格来讲,今年36岁的谢先生不是资深炒房者--直到2008年,他才"下定决心,瞅准机会"进行投资不过,在和的交流中,谢先生强调,他这样做只是为了"在上海买套更好的房子,更好地应对上海愈来愈高的房价"

日前,谢先生接受了《国际金融报》的采访,聊起了他的炒房人生、对炒房和诸多政策的理解,及对我国楼市的些许看法

而在谢先生和聊天进程中,之前曾接受短暂采访的一位温州投资客不断发短信和打以"敏感"为由,"恳请"放弃她之前曾表述过的观点,"我不想具名,也不愿意被我老乡骂,更不想我们整个团队被外界误解得更深……"

"后悔不早点行动"

刚一入座,没有丝毫犹豫,谢先生就点了一壶龙井茶"很多年的习惯了,不管是在茶座还是咖啡店,我都首选喝茶当年,我刚大学毕业时,就和朋友们一边喝龙井,一边讨论中国经济和中国楼市"

"1998年,我的一位学经济的铁哥们就告诉我,中国楼市'潜力无穷',将来肯定会涨那时他就在工作之余,几乎倾家荡产,开始投资各式各样的楼盘"谢先生说,"12年后,我几近倾家荡产投资楼市,他却已具有了数家这样的咖啡店"

时间拨回到1998年当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拐点时刻"--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第23号文件),决定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从此,我国开始走向商品房时代

"其实,1998年的时候,我觉得庆幸没跟我朋友投资房产因为,当时上海的房价几乎没有突破,楼市也不温不火"谢先生回想,"当时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们都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个朋友,由于他为了按揭,非常窘迫,逢人就借钱,见面时都异常为难"

资料显示,由于1998年房改后,上海房地产市场不温不火,上海市政府乃至在当年5月26日出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本市住宅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里面共有22条"救市"措施,如首期付款比例由最低30%降为20%,最长贷款年限由15年调剂为20年;购房(普通住房)契税,由同级财政给予50%的贴费;在市区购买内销商品住宅建筑面积达70平方米或总价达35万元,可以申请蓝印户口……可随后三四年(1998年至2001年),上海房地产市场"还是不咋地",除少数地块,房价没有大幅上涨

"可谁都没想到,2001年底,上海的房价开始一轮飙涨,仿佛一下子把前三年的积累全都爆发出来了那时候,就轮到我们傻眼了"谢先生说完这番话,就陷入了沉思,"去年年底,我朋友把最后一套1998年买的房子卖了,足足赚了15倍之多"

谢先生说,"2001年,我如果举全家之力至少买一套房子,现在也不用这么累了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挺后悔不及早行动的"

现在,进行反思的不止是谢先生,还有众多专家和学者从2008年开始,诸多专家学者就对1998年的房改政策进行了重新讨论比如,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有观点认为,"房价上涨本质源头就是1998年的住房全面市场化政策"当然,更没有人否认,投资客一样是那轮房改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不过,回想当初的政策,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国发(1998)第23号文件曾这样明确规定,"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

"总算抓住了机会"

2001年的大涨让各方都尝到了甜头随后,2003年、2005年和2007年,上海均出现了几轮飙涨"当时,我们(温州投资客)发现杭州的房价被炒高了之后还能再炒上海的,上海的炒完了又能回老家炒温州的,最后又回到上海来炒房……"上述不愿具名的温州投资客告知,"我就是在炒完温州的房子之后,随着团队炒上海的房子相对现在,当时,开发商、政府相关人士似乎都很欢迎我们的到来那段时期,真的很甜蜜"

谢先生到现在也在后悔,"看到不少朋友都尝到了甜头,我也想等着降一降,进入楼市炒一把但每次短暂回落,就又开始强劲上涨,似乎永远不可能回到1998年到2001年那段不温不火的楼市低迷期总之,现在想想,我真的挺后悔"

谢先生回忆,让他犹豫的,都是相干部门各式各样的调控,"因为从2003年开始,坊间对房价越来越高就非常不满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调控作用真的比较有限"比如在2005年,国家相关部门连续发文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当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4月,国务院出台《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8条措施》;5月,国务院转发了建设部等7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但在不到半年的悄然回落后,上海房价又开始回涨,直至2007年的再次发力

"总之,正像外界说的,调控越强,房价上涨愈劲"谢先生说,"另外记得很清楚的一件事是,房奴在2005年首次成为流行语,这其实也是当时房价猛涨的无奈表现之一""调控越强,房价愈劲"也让谢先生开始思考起房价上涨的种种规律"不是夸大,我现在对各种与房价有关的数据烂熟于心"他说,"我从2007年开始,就开始看信贷、利息等各方面的经济数据和地方政府的种种区域规划等,以深入观察房地产市场现在,我乃至这么给自己'打气'--反正每次调控之后,就必有救市措施也就是外界比喻的那样,'房价就像拍皮球一样,摁得越猛,反弹愈快'"

"总算,我在2008年抓住机会,根据我的财力,选择在昆山进行了投资"谢先生说

2008年,看到房价不断下跌,相信房价会"起死回生"的谢先生卖掉了他在上海的房子,并在2008年和2009年间,一连在昆山地区买了4套别墅,正式开始了他的投资行动,也开始了他的"房奴"人生

他的确抓住了机会从2009年年初开始,长三角城市的房价就开始重新回暖,乃至开始暴涨,房地产景气指数等也不断在回升"我知道,首先,相干部门不会任由房价下跌到底,毕竟,在相干的文件中,房地产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次,中国房地产协会也不会坐视不管,他们肯定会上书国务院,对开展救市措施进行游说(事实上,就当大家认为房价还未跌够时,国家相干部门就已作出了诸多房产救市措施)再次,在国家定下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且连续降息后,更确定了我判断的准确性因为M2(广义货币)的发行量与房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谢先生不无得意地分析,"当时我还有一点可以确信,2009年如此多的信贷放量,房价想不涨,都难"今年年初的数据就显示,2009年,有近两万亿元的信贷资金涌入了房地产市场

在专家看来,房价飙涨还另有推手如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一直在对《国际金融报》强调,"对土地财政政策有很大依赖的地方政府不会任由房价下跌,他们是房价上涨最重要的推手之一"

幸福是短暂的2009年房价的延续暴涨让国家相关部门不得不重新出台调控措施,且一直持续至今--2009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了二手房营业税优惠征免年限由2年恢复到5年的决定;2010年4月14日,新国十条"浩浩荡荡"出台,被认为将精确打击投资客,且是史上最严厉的房产调控政策;最近的新国五条更被称为比"最严厉更严厉",再加上加息政策、限购令、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等上海市实施的一系列组合拳出击,上海的投资客已经明显感受到压力

"从2009年年末开始,我就感觉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因为,国家一系列的政策都倾向打击投资客"谢先生坦承,"另外,加息等政策出台后,我还贷压力与日俱增,别人也在不断'吹风',称房价会下跌……"

上述温州投资客此前也对《国际金融报》说,"相对2008年到2009年间的快进快出、大开大阖,今年我一直感觉很累--主要是心累,担惊受怕的成分居多"但她坚信,未来,上海房价想下跌,很难

谢先生持相同观点他说,"首先,国家的相关政策一直是稳定房价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几未提及降价;其次,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终止;再次,昆山连接上海的地铁正计划开通,这将稳定住我的这笔投资;最后,以我现购买的楼盘为例,据我了解,相干开发商仿佛还想借各种机会涨价"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楼市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国家相关调控政策的"无力"而此前,尹伯成也曾多次对强调,"抑制投资客的政策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还是,相干部门需要着力履行,且需要'双管齐下',在抑制投资客的同时,坚决打击开发商的囤地等行动"

"我觉得我的投资没错"谢先生却无奈地强调,"我投资4套别墅,只是为了重新成为改善性住房需求者,为了更好地缓解上海高房价给我们家带来的生活压力或者说,我只是想4换1,为了重新在上海买套好房子"

目前他为了还房贷,除自己的收入外,还需要父母的部分补贴和来自亲朋好友的帮助虽然面临来自经济和精神的压力,谢先生依然对楼市投资充满希望"在长期看涨的情况下,近期我不准备抛售房子"他说

小儿流鼻血

微商城费用

6个月婴儿发烧物理降温

白山治疗男科医院
贵港治疗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崇左治疗阴道炎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