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巩义体育网 >> 赛车

定安整治田洋带热乡村游产业转型助农民增收

发布时间:2019-06-30 14:02:12

定安整治田洋带热乡村游 产业转型助农民增收

5月21日上午,正逢毛豆收获季节,定安县翰林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区内,农民正在忙着采摘。田地旁边就是一个简易的毛豆现场处理点

,十多个工人正在对刚摘下来的毛豆进行分拣,颗粒饱满的毛豆顺着传送带滑入冰水中,经过处理后,马上打包,收购商们早就在田边等着过秤装车了。

从2011年起,定安县正式启动了翰林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项目建设规模为1.98万亩,总投资4700万元,资金来自省里土地整治专项经费,受益范围涉及翰林镇6个村委会。通过整治,不仅极大改善了当地的农田水利、道路基础条件,还带动了当地产业转型,农民增收,更促进了当地田园旅游业的兴起。

田成方,水通畅

如今在定安南部的翰林、岭口等镇,毛豆产业已颇具规模,但就在几年前,这一片地区的农田尽管土壤肥沃,富含硒,却因为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排灌系统老化毁坏,极易积水,大型农业机械难以实施作业。长期以来,当地农民守着聚宝盆却只能种植水稻等单一作物。

“前些年一下大暴雨,农田积水常常半个月才能排完;不下雨又会出现没水灌溉的难题,也只有种水稻才保险点。”村民老秦说。

据介绍,土地整治结合田洋周边水库灌溉条件,通过新建、修复项目区内各类道路、排灌设施,确保田洋旱季不干、雨季不涝,变成了现在“田成方、路成网、水通畅”的现代农业基地,实现旱涝保收。

换作物,地吃香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型收割机正在田里实施作业,路旁还停着不少前来收购农产品的大型运输车,而在整治前,项目区内路面坑洼不平,雨季泥泞难行,小拖拉机都进不来,连村民出行都成问题。有投资商看中这里的土壤条件,但一看基础设施如此差,转身就走。

但现在项目区内的土地已经成了香饽饽,当地农民从过去全年单一种植水稻变为轮种水稻和冬季瓜菜等作物,也有农民选择将土地出租。如今在该镇的4个田洋共种3000亩瓜菜,就是由公司向农民承包土地连片搞起来的。

村民冯美清告诉记者,家里有5亩地,原来都种水稻,现在她把其中3亩租给公司种几个月的毛豆,每亩可以拿到700多元租金,同时她还给公司打工,工资按天算,每天60元。

共有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生物谷灯盏细辛胶囊价格是多少
生物谷灯盏细辛胶囊规格是多少
生物谷灯盏细辛胶囊好不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