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冰上围棋之称的冰壶都有哪些术语呢
发布时间:2019-07-05 17:39:46
有冰上围棋之称的冰壶都有哪些术语呢?
(资料图)
冰壶是一项讲究技术和传统的运动,被称为“冰上围棋”,这个名字充满了东方韵味。之所以将冰壶与棋类比较,是因为冰壶的比赛过程也是一场策略运用的博弈。许多人都把冰壶项目描述成一种高雅的集体项目,像下棋一样,就是把棋盘搬到了冰面上,一次完美的投壶令人赏心悦目。
那么这完美的运动都有哪些专业术语呢?
替补 : 一队的已注册的、可以在比赛中代替参赛队员参加比赛的非比赛队员。
远端: 比赛的第一个球所要投掷到冰道的另一端。
挡板: 一种材料,用于放置在冰道两端。
大本营后半区力量: 一种投掷冰壶的力量产生的速度,使得冰壶抵达大本营的后部。
后卫线: 在大本营后面的线,平行于T线,并离T线1.829cm。
大本营后半区: T线和底线之间大本营的部分。
Biter: 该冰壶恰好接触到大本营最外沿部分的圈。
空局: 双方都未得分的一局。
Bonspiel: 一种冰壶比赛。
冰刷: 比赛中队员使用的扫冰的工具
圆心: 在大本营中心最小的圈。
BURNED STONE: 运动中的冰壶被运动员的器材的任何部分或运动员触动。
中线: 该线从中间把比赛冰面分成两半,从T线中点穿过,并向外延伸3.658米。
圆圈: 见大本营的解释。
比赛: 任意数量的队伍通过比赛决出胜者的过程。
绕过: 一记投壶,使得该壶弧线滑行并绕到另一壶后面。
COUNTER: 一个冰壶在或接触大本营,认为是可能得分的冰壶。
限制线(礼貌线): 非投壶队的扫冰队员站在限制线指示的区域,以确保裁判可以看到前掷线,防止投壶队员犯规。
弧线: 冰壶在冰面滑行时,走的弧形线路。
投壶端: 投出冰壶的冰场的一端。
投壶队: 目前控制着比赛区域,并且要投出下支壶的队伍。
投壶: 将冰壶投向冰场另一端(比赛端)的动作。
投壶杆: 连接在冰壶手柄上的装置,在投壶过程中用作手或手臂的延伸。
移动位置的壶: 一个静止的冰壶已经移动到新的位置。
分隔板: 用来隔开相邻赛道的(泡沫或木质)材料。
双飞: 一记投壶将对方的两支冰壶同时打走。
投壶: 一支冰壶停在大本营里面或者前面。
全队投壶赛(DSC): 循环赛后用来决定排名的计算方法。
局: 冰壶比赛的基本单位,每局中两队交替投出八支冰壶,决出分数。
装备: 所有运动员携带或穿戴的用具。
追加局: 常规比赛后平手之间用来决定胜负的附加的比赛。
外力事件: 不是由比赛双方所导致的情况。
第一队员: 每局比赛中投出该队两个壶的第一个队员。
第四队员: 每局比赛中投出该队两个壶的第四个队员。
自由防守区: 赛道上比赛端前掷线和T线之间,不包括大本营的区域。
丧失权利: 一支队伍如果不能开始或继续比赛,对方将获胜,最后比赛分数被记为W-L
比赛: 两队经过一定数量的局数的较量决出胜者的过程。
站位: 一记投壶,该壶位置也许保护了另一个冰壶。
起踏器: 投壶队员开始投壶时脚踏的物体。
起踏线: 与T线平行,在中线终点,0.457米长。
踏板力量: 一记投壶使得冰壶抵达比赛端的踏板位置的力量。
手柄: 冰壶队员投壶时手抓住的冰壶的部分。
后手: 一个队伍经常想得到的冰壶,将是每局比赛的最后一个冰壶。
力量大: 投掷冰壶的力量比需要的力量大。
击打: 用另外一支冰壶把比赛端冰壶击打出。
打甩: 用另外一支冰壶把对手冰壶击打出去,并甩到另外一个位置。
前掷线: 与冰场宽度等长、与每条T线平行,距每条T线6.40m(21英尺)的线。冰壶在到达前掷线之前,必须被投出,而且必须滑行到远端前掷线外,否则该冰壶移出场外。
前掷线违例: 该壶在抵达前掷线之前没有被松开,该壶要拿走。
前掷线壶: 该壶在投掷出去后未能完全越过比赛端前掷线,该壶要被拿走。
开赛端: 一场比赛中投出第一支壶的一端。
大本营: 冰场两端同心圆内的区域。
加油: 一种要求队员努力擦冰的命令。
在投壶过程中: 从投壶队员在起踏器站好后到冰壶从投壶队员手中放开的过程。
顺时: 右手投壶的队员投壶时使得冰壶顺时针旋转
个人投壶赛(LSD): 两队在本队赛前训练结束后,向开赛端投出一支冰壶的比赛。第一个顺时针转,第二个逆时针转,比赛的测量结果可以决定哪支队可以选择第一局比赛的先后手。
一垒: 一个队中第一个投本局比赛的两个壶。
理论上无获胜可能: 一队剩余的所有未投的壶和(或者)剩余的有效壶以及之前比分之和不能与对方打成平局或者获胜。
测量工具: 用来测量哪支冰壶更接近大本营中心,或测量冰壶是否在大本营内的工具。
移动中的冰壶: 投掷后运动中的冰壶或者受到撞击运动中的冰壶
冰壶原位置: 位置发生移动前冰壶静止在冰面上的位置
出局位置: 冰壶的无效位置(例如碰到边线的位置,或者超出底线的位置)
逆时: 右手投壶的队员投壶时使得冰壶逆时针旋转
打点: 赛前用打点壶喷洒出来的水珠,该水珠冻在冰面,减少了冰面和冰壶之间的摩擦力
移动站位壶: 把站位壶移动
比赛端: 冰壶被投向的一端
比分: 在比赛每局结束,每队有多少位于或接触于大本营,并且比对手的冰壶更接近于T线的冰壶,该队获得相应数量分数。
Port: 冰壶之间的空隙。
固定壶: 在混合双人比赛中,在每局比赛开始前,有两个冰壶放置在固定位置。
传球: 一种投壶力量,把另外一个球击打前一些。
传击打球: 一种投壶力量,把另外一个球击打前一些,并在移动过程中把第三个球击打出去。
甩: 冰壶击打到另外一个固定冰壶后向另一个方向滑行。
赛道: 比赛进行的场地。
旋转: 冰壶的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
循环赛: 每支队伍与所有其他队伍比赛。
分数: 一局中一支队伍得分数量。
得分: 一局中只有一支队伍可以得分。一局中一队的每支大本营内比对方任何一支壶都接近大本营中心的冰壶都得一分。
二垒: 每局比赛中投出该队两个壶的第二个队员。
Shot: 冰壶接近于圆心。
指挥(队长): 一队中指挥比赛的队员。
静止冰壶: 不运动的有效冰壶。
冰壶: 由稀有的大理石打磨制成,接有手柄。尺寸统一,最大重量是19.96kg(44磅)。
被动壶: 被另一支冰壶击打而转为运动的原来静止的冰壶。
扫冰: 使用冰刷或者扫帚清理、摩擦冰面。
弧线冰壶: 由于冰面或冰壶导致冰壶旋转。
击打掉: 用一个冰壶把比赛端的冰壶击打出去。
队: 根据规则在一起比赛的四名队员组成一队。一支队可以有第五名队员(作为替补队员),一名教练。混双队有一名男性队员和一名女性队员,还可以有一名教练。
队伍暂停: 比赛期间队员和教练在冰面的60秒的冰面会议。
技术暂停: 当有争议或受伤、其他恶劣环境时,由队伍或裁判长叫的暂停
中心点: 大本营的正中心。
T线: 与冰道同宽,与前掷线和后卫线平行,并穿过大本营中心。
三垒: 每局比赛中投出该队两个壶的第三个队员。
暂停: 某队或裁判要求的比赛中断。
附加赛: 小组赛结束后打一场比赛打破平局,这样足够的队伍数量将进入到复赛、挑战赛和降级赛
大本营前半区: 前掷线和T线间大本营的部分。
裁判员: 根据规则负责掌管比赛的人员。
副指挥(副队长): 当指挥投壶,或者指挥不在比赛区域时,负责指导比赛的队员。
力量: 投壶时给冰壶的力量或产生的速度。
轮椅线: 前掷线到最近大本营边缘的两条线,投壶队员可允许在此范围内投掷冰壶。
在央视打广告的减肥药体重超重特重的如何减
体重超重特重的如何减
- 上一页:家长最爱问的一个问题踢足球有用吗
- 下一页:东方全面放开本省户口落户优惠政策及待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