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巩义体育网 >> 网球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发布时间:2020-04-20 06:54:00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最初在中学语文课本上看到这段话,使我对《人间词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每当夜深人静且有兴致的,就会拿出来在台灯下批阅。近些年有了些感想,并借机会,拿出来与诸位分享。讲稿分为三个部分: 人间词话其书其人 、 主要观点 和 评点名家境界 。

 

一、人间词话 其书其人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人间词话》,在理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一些问题上颇有创见。 王国维接受西方哲学的影响,奉叔本华、尼采为精神导师。

 

点评:上述语段摘自 百度 ,该编者对《人间词话》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与系统。这样才有事做,《人间词话》是一本怎样的书?这本书都讲了些?这本书的受什么思想影响,又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带着这些问题看一下上述语段划线的部分。

《人间词话》是一部词话著作 ,这个定义并不全面。看待《人间词话》,至少有三个角度:一、该书与钟嵘《诗品》、刘熙载《艺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放在一起,就是一本词话著作。二、该书与朱光潜《谈美书简》、钟白华《艺境》、李泽厚《美的历程》放在一起,就是一本美学著作。三、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看,《人间词话》就是一本文学批评著作。补充一下,从当代网络媒体的角度来看,《人间词话》每一个章句,就是QQ说说、微博发言,不妨给它写个广告语:《人间词话》是土豪居家必读的书:)。

这本书都讲了些什么?《人间词话》主要是提出了一个 境界 说,境界是创作的原则,也是批评的标准;论断的演变、评价词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都从境界出发。由此看出,境界是《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其它理论术语:真景物真感情、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写实家与理想家、景物与心境、词忌用替代字、隔与不隔、所见者真与所知者深、 双声叠韵。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人间词话》对唐、五代和两宋的著名词家,进行了感悟式的批阅。例:太白纯以气象胜。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人间词话》一书还对其它时代的作品进行了少量的评点。

这本书的创作受什么思想影响,又以怎样的形式呈现?《人间词话》引进了西方哲学、美学的思想,其中受叔本华、尼采为多。列如: 无我之境 和 以物观物 直接承继了叔本华的哲学观点。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 主观之,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这源于叔本华的天才论。 真景物真感情 就是尼采的炙热的浪漫主义,或者说,有着一定的联系。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 新的观念和方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旧瓶装新酒 、甚至是 变废为宝 。还要说一下的是,《人间词话》的语段形式属于感悟式评点式的批语。

 

王国维1877年12月 日出生。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 东 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治学阶段。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有《人间词话》等。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生平著述 种。眷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处世。1922年受聘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7年6月,王国维留下 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在其50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 谜案 。

 

点评:从上述语段看出,王国维治学转折点的人物是罗振玉,亦师亦友的提携者,还是儿女亲家,最后连朋友都做不成的断交冤家,或说王国维之死与其有光。王国维与罗振玉的事就一笔带过了,鉴于篇幅有限。主要就讲从文化心理的角度来看 王国维之死 。先说事情的经过:1927年6月2日。王国维早起梳洗完毕,即至饭厅早餐,餐后至书房小坐。王国维到达办公室,准备给毕业研究生评定成绩,但是发觉试卷、未带来,命研究院的听差从家中取来。卷稿取来后,王国维很认真地进行了评定。随后,王国维和研究院办公处的侯厚培共谈下学期招生事,相谈甚久,言下,欲借洋二元,侯给了五元钞票,王国维即出办公室。王国维雇了一辆人力车,前往颐和园。王国维吸完一根烟,跃身头朝下扎入水中,于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再以文化心理的角度来看:有人说 王 的死,是因为家庭遭遇和清庭覆灭,甚至有人说,为中国旧文化殉葬。这些观点未免失之肤浅。 王 的死与外因有着切不断的联系,可是主要还是内因在起作用。阅读 王 的历史论文、文学批评,不难发现他深受叔本华 唯意志 、 悲观主义 与尼采 炙热的浪漫主义与毁灭 哲学思想的影响,有着 草木零落,美人迟暮 屈原式的人生体悟,或还受文化母题的影响,水是中国文化的底色、楚文化的核心、湘君湘夫人的传说,屈原死于水,司马迁、在文化表述中也是死于水。摘录当代某诗人的与诗歌来说明。 与死亡:整个生命就是死亡的过程,而我们要在悲壮中激发斗志,以面对每一天。 于群星璀璨的下方,掘个坟墓将我埋葬,灵魂游荡有书做伴,花草零乱就在头上,***腐烂蚂蚁晚餐,杜鹃啼血为谁悲伤,石碑镌刻鬼才字样,生命短暂闪亮光芒。 王国维有着悲剧的情结,又受文化母题的影响,对死亡有一种向往,从其遗言中就可知道,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当文化卸下帷幕,当生命无所凭依,必是选择死亡,而且还是投水而死。

 

二、诗歌写作 主要观点

 

1、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按:境界,这个词语原本与 疆域 同义,属于空间词汇,很多用于某一事物达到的水准、水平。 王 所说的 境界 几乎与 意境 同义。 意境 就是两个单位以上的意象的美学组合。 王 又说:境界有三种,意与境浑、境胜和意胜。受其的影响,我也写了一段话:文学就是表达的艺术,艺术的表达。表达什么:某种情感、观念、欲望。怎样表达:选择题材、突出主题、描绘情景、塑造人物、展开情节、安排结构、组织语言、运用技巧。

 

2、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按:该段讲的是虚构与写实、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为何 二者颇难分别 ,这是因为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互渗透。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按: 有我之境 就是 意胜 ,着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类同与 直抒胸臆 。 无我之境 就是 境胜 ,也是 景语 ,类同与 借景 。

 

4、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按: 无我之境 是静态的美, 有我之境 是动态的美。

 

5、自然中之物,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按:请参阅第二则。

 

6、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 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按:讲的是 景物与心心境 的契合,所以有 伤春悲秋 之说。真景物真感情,谓之有境界,说的就是 风人深致 。诗人要在情感中体验生命。

 

7、 红杏枝头春意闹 ,著一 闹 字,而境界全出。 云破月来花弄影 ,著一 弄 字,而境界全出矣。

 

按:这是修辞学中用字用词的典范,例:春风又绿江南岸。顺便说一下,我对的理解:汉字由六书构成,是记录语言的抽象符号,表示事物的简约图画,更是字里行间的笔墨艺术、文学韵味。

 

8、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何遽不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 宝帘闲挂小银钩 何遽不若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也。

 

按:这是对境界的辨析,言其有大小之分(美学判断),无优劣之分(价值判断)。

 

9、严沧浪《诗话》谓: 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 境界 二字,为探其本也。

 

按: 王 历数诗词的美学概念,沧浪 兴趣 ,阮亭 神韵 ,认为只有 境界 才能恰当的表达古典诗歌的美学要义。

 

10、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按:请参阅第二则、第五则。

 

11、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 桂华流瓦 ,境界极妙。惜以 桂华 二字代 月 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此少游之 小楼连苑 、 绣毂雕鞍 ,所以为东坡所讥也。

 

12、问 隔 与 不隔 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已。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 池塘生春草 、 空梁落燕泥 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 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 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 则隔矣。白石【翠楼吟】: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 便是不隔。至 酒祓清愁,花消英气 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按:替代字、 隔 与 不隔 ,说的是诗歌写作时,要尽量准确地状物抒情,不要用一些模糊的华丽的字眼。参看第十五则,可以知道:好的作品要具备三个条件,言情必沁人心脾、必豁人耳目和用辞脱口而出,总之 所见者真,所知者深 。

 

1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学后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

 

按:说的是文体代兴、写出新意的问题。

 

14、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自《花庵》、《草堂》每调立题,并古人无题之词亦为之作题。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河,可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也。

 

按:这里的 题 是指 题目、题材 ,还涉及到 意在笔先 、 主题先行 的问题。

 

15、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按:请参阅第十一、第十二则。

 

16、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已过半矣。

 

按:诗歌创作尽量不事应酬。

 

17、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按: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文学和人生的要义都在这里,文学是源于,高于生活。人生既要入世,也要出世,儒道是可以兼济的。

 

18、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按:该章讲的是运用的事情。引用 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动吾心者在。 来说明,二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19、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

 

按:请参阅第十三则。

 

20、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按:说的 借景抒情 和 直抒胸臆 都是言情。

21、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景阔,词之言长。

 

按:读了这章,思考了一下宋词有什么特点:宋词,当时的流行歌曲,婉约风柔的古典在句式的节奏、笔触的细腻中,以时空转换、印象联缀的方式,来展示、呈现出具体可感的形式:一幕幕的情景交融以及抒情者的形象,更包括生活场景、细节描写。 这就是 要眇宜修 。

 

22、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按:请参阅第九则。

 

三、评点名家 人生境界

 

1、太白纯以气象胜。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

 

按:李白的词,就 忆秦娥 来看,与其诗的 清新飘逸 不同,看似写的是儿女情长,但有宏大的历史背景。

 

2、张皋文谓: 飞卿之词,深美闳约。 余谓:此四字唯冯正中足以当之。刘融齐谓: 飞卿精妙绝人。 差近之耳。

 

按:温庭筠的词,就是珐琅彩,以刻划精工、雕镂细致的技法抒写闺怨。

 

、 画屏金鹧鸪 ,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 弦上黄莺语 ,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 和泪试严妆 ,殆近之欤? 

 

按:韦庄的的词,语言清丽自然、直率显豁,以明白的话语抒写纡曲的情思。冯延巳的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 王 对其评价比较高 开北宋一代风气 , 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还擅长以大境写柔情。

 

4、南唐中主词: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闲。 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5、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按:李后主的词不假雕琢,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亡国后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超过晚唐五代的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6、尼采谓: 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生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按:说的是艺术情感的普遍性。

 

7、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宜《花间集》中不登其只字也。

 

按:请参阅第三则。

 

8、《诗 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按: 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是对《伊豆的 》这一的诠释,我窃以为。在文本中,美是文学形象的细腻呈现, 我 和阿薰之间的懵懂的恋情,以及南国风光的秀丽。于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曲折的道路上,那个少年正在前行,向松柏苍翠且叠杂的山阿,豆大的白雨迎面袭来,可 我 心中有个愿望的强烈 此处大有《蒹葭》的意味,风人深致!

 

9、永叔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于豪放之中有沈著之致,所以尤高。

 

按:欧阳修的词与其道德文章就是两个极端,一个是理胜,一是情长。其词恋情离别、婉曲清新。

 

10、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则变而凄厉矣。东坡赏其后二语,犹为皮相。

 

按:秦观的词,以情韵兼长,为正宗婉约派词人。

 

11、美成【苏幕遮】词: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按:周邦彦的词, 王 说其 言情体物,穷极工巧 。通音律,善铺叙,化用六朝小赋、唐诗的成句入词境。

 

12、白石写景之作,如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 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 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 隔 字。北宋风流,渡江遂绝。抑真有运会存乎其间耶? 

 

按:姜夔的词,格调甚高、清空峭拔。

 

1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按:纳兰容若的词,清新婉丽、不事雕饰,其小令写的很好。

 

14、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按:第一境讲的是,对人生与学问的期待守望。第二境讲的是,对人生与学问的上下求索。第三境讲的是,对人生与学问的豁然开朗。顺便讲一下学习及应用的四个层次:正在学,已掌握,能坚持,知变通。

 

提示:还望诸位围绕 人间词话其书其人 、 诗歌写作主要观点 和 评点名家人生境界 ,这三个方面进行提问。我所知的必全力回答,不知、不足的还望诸位不吝赐教!

 

九江妇科医院低密度蛋白偏高怎么办韶关治疗妇科费用

男人一生中都会阳痿吗
哪些活血止痛方法安全
泉州治疗月经不调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