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巩义体育网 >> 网球

高考加油以创新和担当促信托发展轨迹偏离是现存隐忧魏家

发布时间:2020-07-19 04:06:35

从上世纪初现代制度首次引入我国,信托业已在中国大地上有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信托业经历了扩张、整《最后的守护者》不会消失顿、规范等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国民财富迅速积累,居民对投资理财的需求急剧增加,信托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7年信托资产规模不足1万亿元,2013年达到11万亿元,六年间年均增长率超过150%,信托资产规模占GDP的比重从不足2%迅速飙升至19%以上。根据2013年年报,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为16.64万亿元,其中信托占到65%以上。目前,信托超过和证券,一跃成为全国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金融部门,信托业在服务国民经济的同时,自身也走上了一条规范发展的道路。

在信托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信托公司的长远发展还面临许多问稿源:中国青年题。从银监会发布的报告中,我们能够解读出信托业面临的变化和调整:2014年第一季度信托资产规模增幅为7.52%,结束了自2010年以来每年11.77%的高速增长态势;同时已清算的信托产品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为0.44%,环比下降0.27%,降幅达到38.02%。信托投资领域(,)、政府融资平台占比纷纷同比下降,利润增长速度较2012年的47.84%减少了一半,以信贷类、通道类为主的业务结构难以为继,信托传统模式下的“冲规模、轻管理”的经营方式、信托产品定位及业务战略方向都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信托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隐忧:轨迹偏离

第一是融资导向与财产管理的偏离。现代信托制度起源于的尤斯制,是出于财产管理和转移的需要,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及契约关系的成熟发展、商业信用及货币信用的稳步确立基础上的自然产物。信托业引入中国是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但中国信托业无论历经多次整顿,其制度设计、运作习惯、业务导向仍以融资为核心,真正做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业务不多,因此,其融资导向长期偏离了最初的财产管理轨道。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让信托“回归本源业务”,仍需探索……

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四个挑战

信托业持续向好的策略:创新与担当

……(全文请阅读《中国金融》印刷版2014年第16期)

作者系国民信托有限公司总经理

白城治疗白癜风方法
小儿积食便秘
茶叶加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