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2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
发布时间:2019-08-24 18:40:47
2017年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TOP100排行榜
榜·单·解·读
2017年即将落幕,回看过去一整年的土地市场,在2016年“地王年“的映衬下明显转冷,热点城市溢价率回落,“地王”销声匿迹。但在调控政策持续保持高压的背景下,房企整体拿地规模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不管是大型房企,还是中等规模房企,均加强了在土地储备上的扩张。
拿地竞争依旧激烈
百强内房企规模分化
2017年全年,百强房企在土地市场上相互逐力,从招拍挂市场到收并购再到城市旧改,竞争蔓延到各个拿地领域。大房企的规模优势也在土地市场上有所显现,无论是万科收购广信资产包,还是融创收购万达城,都反映出大房企的资源获取能力高于一般的中小房企,“强者恒强”的规律似乎也开始适用于土地市场。
对比今年销售金额各梯队房企的销售、新增货值在百强中的占比来看,未来百强内房企的规模还将继续分化。销售十强房企的销售额在百强中的占比达到44%,而对应企业的新增货值占比却达到了48%,因此未来TOP10房企的规模还有更高的上升空间。其他梯队来看,TOP50之后的房企稍显动力不足,企业的销售金额占比均要高于其新增货值,可以看到百强房企分化正在加速,企业的规模之争将愈演愈烈。
50强房企扎堆北京、重庆、天津等一二线
个别城市未来竞争加剧
从销售金额TOP50房企今年以来的拿地布局来看,一二线城市因为其庞大的市场容量吸引了大部分投资,典型如北京、天津这类城市,还有像重庆,土地供应充分加上市场容量充足,也成为TOP50房企的投资热土。但一些城市也因为房企的扎堆进入或使得竞争加剧,如合肥年的商品房平均成交面积为600万方,但今年销售金额TOP50房企已在合肥取得1027万方土地建面,是该市年商品房平均成交建面的1.7倍,未来随着大量的项目入市或将直接对各家房企造成压力。同时苏州、济南均存在类似情况,TOP50房企的新增土地建面分别为两市近两年商品房平均成交建面的1.6、1.4倍,其未来的市场压力不言自明。而北京的项目未来也存在销售压力,与前几个二线城市不同的是,这方面压力主要来源于政府的价格和预售证管制。
销售金额TOP20座次仍存变数
未来表现看货值
随着今年销售百强业绩的高歌猛进,企业也在拿地端积极补充货量,根据企业自身的土储情况,百强房企拿地表现也不尽相同,尤其是竞争激烈的TOP20梯队。从典型房企的土储总量和当年销售面积比值来看(简称存销比),一般房企当前的存销比平均在4年左右,千亿房企多数在4年以上,今年TOP20房企拿地表现根据其存销比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土储足够,拿地依然积极的房企:如恒大、碧桂园、融创,前两者本身土储丰富,在17年初的土地储备即分别达到2.3亿方和1.7亿方,而在今年的土地市场上却毫不懈怠,恒大、碧桂园两家分别斩获0.8亿方、1.3亿方土储。融创中国为今年的3000亿新贵,也是因为企业今年通过收并购新增了大量可快速变现的货值,使得融创不仅实现爆发式增长,也使得企业的土储成功破亿。
第二类是本身土储充足,在2017年拿地偏保守的房企,如绿地、招商。绿地控股拥有上亿方土储,但这样大规模的土储潜力并没有完全释放,近年来绿地的销售排名在逐渐下滑,因此企业首要目标在于激活自己的存量潜力,继续提高存量转化,而招商在前海拥有大量土地储备。
第三类是本身土储一般,今年拿地规模有些不足的房企。如金地、绿城、华润,前两家土地消化周期分别为4.1和为3.4,虽然处于安全线内,但与其他千亿房企相比则稍微逊色。对于这样千亿规模的企业来说,3000万方左右的土储还是略微不足的,仍有补充的空间。像今年企业的新增货值排名都在20位之后,远低于企业销售排名。另外还有像华润的年初土储在4400万方左右,存销比在5年上下,但今年的拿地销售比为0.6,低于TOP20的平均水平。
部分房企新增货值超预期
明年或迎业绩爆发
今年在土地市场上,一些房企表现的尤为积极,通过收并购、合作等房企为企业囤积了大量货值,新增货值是其同期销售的几倍之多,这也为企业在明年的业绩爆发打下了基础。这些房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销售金额TOP30房企,未来想冲上第二梯队实现千亿目标的房企。另一类则是在百强集中度不断攀升的压力下,积极求生存的房企。
TOP30房企中,融信集团的新增货值与其同期销售金额之比居于前列,达到3.1以上。其17年新增货值达到1856亿元,位列今年房企新增货值排行第16位。企业今年的拿地方式灵活,通过合作及收并购方式获取了大量土储,共取得37宗地块,其中22宗为合作土地,在大幅提高企业土储的同时,也降低了拿地成本。
TOP30之后的房企中,福晟、俊发和弘阳表现优秀,三家企业的新增货值与其同期销售金额比值达到3.8以上,其中福晟集团更是达到8.8,成为TOP30后房企中的“土地收割机”。这也主要归功于企业完善的收并购机制,仅通过收并购福晟便取得了2713.1亿元的货值,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充足的弹药支持。
共有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个人如何开微店小孩老是流鼻血怎么回事
小儿挑食厌食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