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能否抚平伤口永恒
发布时间:2021-04-18 12:31:01
遗忘,能否抚平伤口?
写在前面的话:
此文不仅与道德有关、与政治有关,更与你我有关。
在我的诸多来访者中,面对曾经的惨烈伤痛,很多人都选择压抑以致忘却,希冀时间能够治好创伤,祈求遗忘能让其获得新生。
可是,午夜梦回的悲伤、转移为其他形式的恐惧与焦虑、相同情景的恶性循环,都无一例外的显示着同一个道理遗忘,不能抚平伤口。
以下是正文:
近日,我在《博客中国》中看到首师大博士生导师陶东风先生的一篇文章《记忆还是遗忘:如何走出共同的暴力历史?》,此标题最早来自于德国著名学者阿莱达阿斯曼的著作,那是关于包括纳粹大屠杀等20世纪大量极权主义人道灾难的深刻反思。
文中对于两种观点进行了分析记住灾难、纪念死难者、公开真相并在此基础上达到真正的、建立在正义基础上的社会团结,还是遗忘灾难、掩盖真相以维护一时的所谓稳定和谐。
关于论点的驳斥,我不在这里列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上根据标题搜索。我只想摘录一些文字,让我们对于自身过往创伤的治愈,有所启迪。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文中涉及政治而感觉距离遥远,而是能够结合自己的经历来思考以下的内容。
(1)诉说记忆是为了真正放下过去
基督教的忏悔要求:为了遗忘必须首先记住,只有把直面自己的罪恶,把它们一一罗列出来,并且亲口说出来,神父才能赦免这些罪恶。
艺术中的宣泄也是一个类似的过程:通过在舞台上重新演绎痛苦的经历,使过去得到再现,所背负的压力才得以释放。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经历上述过程的群体得到了集体净化。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也主张:通过记忆将沉重的过去引入意识层面,目的是为了真正放下过去。
我们专注于精品游戏的推广和运营 以公共的、政治的形式出现的回忆过程作为一种遗忘的策略,具有类似的治疗作用:为了能够真正卸下记忆所带来的沉重、痛苦的负担,惨痛的真相必须被公布于众,受害者必须有机会陈述他们的苦难,这些故事必须被聆听和承认。
(2)记忆是为了与过去达成和解
回忆的策略应该以社会中的自由讨论以及对过去事实的正式、公开承认为特征,而不是掩盖和漠视。这是一种新的与过去达成和解的方式,只有它才能促使一切侵犯人权的制度向民主制度转型。
对于那些被创伤割裂的社会,要想真正实现宪政民主和社会融合,回忆和揭示真相是必经的一步。只有在政治上进行悔过、承认受害者,才能减轻罪恶感,创伤的过去才能真正成为历史。
这样一来,通过记忆就能达成与过去和解的某种形式,其目的在于抛开暴力的过去,获得共同的未来。
(3)遗忘不会消解创伤
卡洛斯代表的第二代人达成的保持缄默的协定虽然暂时维持了独裁向民主的转型,但是很明显这并没有抚平暴力带来的创伤。相反,它使得社会中的裂痕进一步加深。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沉默并没有消解有关创伤的记忆,它就埋在土地中,埋在每个家庭中,现在它只是在沉寂六七十年后又回到了社会中。
要求公平正义并不必然会危害社会和谐,这两种价值绝非不能并存。要求对暴行进行起诉和对受害者进行补偿确实会撕裂旧伤口,但遗忘和对真相的掩盖或许能保持一时的稳定,这种稳定却是不持久的,持久的稳定和和谐的前提是正义必须得到伸张。
给予死者最后的认可和尊敬是整个社会和家庭其他成员的。但是如果找不到他们的家人,如果他们的命运依然未知,如果他们的冤屈得不到平反,如果子孙后代没有一处悼念的地方,这种情况下的遗忘只会形成创伤。这样的社会不会得到真正的安宁,而是继续被过去的梦魇索绕。只有纪念死者,还清对他们的欠债,我们才能准备好去迎接一个共同的未来。
只有做到了这点,遗忘才是一个双方自愿参与的过程,他们都愿意通过遗忘卸下过去的负担。
长春白癜风专治医院早晨血压高怎么办
晋城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
- 上一页:道理你都懂为什么却做不到力量
- 下一页:遗精伤身吗需不需要治疗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