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巩义体育网 >> 意甲

用珠江水洗刷沙河涌下游终于不黑臭了生存

发布时间:2020-05-09 00:54:44

用珠江水“洗刷” 沙河涌下游终于不黑臭了

广州水务部门称治理经验将在有条件河涌进行推广发表时间: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刘军 10月10日,经治理后沙河涌明月珠江宾馆段水质达标,河涌黑臭现象得到改善。 2月21日,沙河涌南方医院至云景花园段,水体发黑发臭垃圾多,小孩在一墙之隔的小区内玩耍。资料图片广州市水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况娟娟。 流经白云区、越秀区等中心城区的沙河埇,多年以来黑臭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南都广州读本《周一见》栏目2月22道“沙河涌上游治污多年还是黑臭”,再次引发有关部门及公众高度关注。昨日,沙河涌治污终于传来好消息:得益于水务部门在下游进行的珠江水洗刷河涌试验,流经中心城区的沙河涌下游河段终于不再黑臭了。广州水务部门透露,该经验将在有条件河涌进行推广。 黑臭多年 政协委员曾热议 住宅楼、教室挨着河涌,但享受不到“水景房”待遇,反而承受不时袭来的臭味。流经白云区、越秀区等中心城区的沙河涌,黑臭问题长期困扰着河涌两岸居民。事实上,在南都报道之前,沙河涌严重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广州市多位政协委员的关注。 今年“广州两会”相关提案提出,沙河涌南方医院至云景花园段,水质黑臭,堤岸边垃圾满地,经常被投诉。去年12个月,有8个月该段河涌的水质评价为重度污染,水质为劣V类,3个月为中度污染。这段河涌水体黑臭问题存在已久,但“几经整改,未能治本”,河涌两岸3万多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影响,尤其是13000多名大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包括南方医科大学、云景花园社区、广州市第二外国语附属幼儿园、白云区行知实验幼儿园、京溪小学附属幼儿园、培英小学、培英中学。 广州市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江晓芬、市政协委员龚文武在提案中建议,彻底整治沙河涌京溪街南方医院至云景花园段的黑臭水体环境问题。建议将这段水体环境整治问题纳入“广州黑臭水体整治”整体规划工作方案,制定短期和中长期治理规划;建立市区两级合理的财政分担机制,以彻底解决问题为基准,而不是简单地实行市区两级财政“五五”分成投入。建立动态巡查机制和群众投诉反馈机制,认真回应群众关切,并加强环保监测和环保执法力度。 全流域治理 下游率先刷清 今年南都《周一见》对沙河涌严重污染进行报道之后,再次引发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广州市水务局采取以流域为单位,争取研究一条、治理一条、见效一条的思路对沙河涌进行治理。 据了解,沙河涌流域面积34 .3平方公里,干流长14 .24公里,其中元岗桥下游河道长10 .2公里。以广州大道为界,上游为山区性河流,河道坡降大;下游3公里河道呈感潮特点,河道平缓、蜿蜒,感潮段水体黑臭,而且广州大道段及水均岗支涌常年露底黑臭。 早在2010年,广州就启动三涌补水工程,即从珠江前航道抽取大量珠江水,跨越17公里北送至三涌上游,再通过重力流进河涌,通过提供源头活水实现水清的效果。但目前沙河涌仍有两个比较严重的黑臭点:最上游的南方医院段、最下游的涌口。为了解决沙河涌涌口黑臭问题,水务部门近期展开一项新的试验:利用已有设施,联合调度沙河涌涌口水闸及三涌补水,提高沙河涌下游——— 涌口至广州大道段3公里河道的水动力,消除黑臭,改善水质现状。 8月31日至9月25日期间,市水务局规划处、越秀区建设水务局、市净水公司、市河涌管理处、市排水监测站、市水务规划设计院等9家单位一起参与此次试验,取得不错效果。昨日,南都走访发现沙河涌有很大改善,涌面一片碧绿,没有冒黑泡现象,叶子稀疏飘落在涌面上,不时看到鱼儿在涌面游来游去。一路沿沙河涌走,没有闻到臭气,其“味道”有了很大改善。“之前很脏,现在很干净了,也闻不到臭味。”在附近住了十多年的张先生说。 解密 利用珠江潮汐改善河涌联合调度开闸调水补水 广州很多河涌与珠江相连,属于感潮河涌,即珠江涨退潮时河涌水位也随之上落。沙河涌下游也是感潮河涌,利用珠江潮汐改善河涌水质,广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昨日下午,在沙河涌涌口,广州市水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况娟娟告诉南都:“我们就是应用已有设施进行联合调度,调水补水。一个是用好我们涌口的水闸,每天给它进行合理调度,另外利用好建立好的上游补水措施,合理控制河涌水位。” 调水补水如何进行?白天开闸期间,三涌同步补水。沙河涌涌口水闸每天正常开关两次,退潮期间开闸。夜间退潮时,内外水头差.3米时开闸,待内涌换水到最低潮位时关闸;白天短历时开闸换水,增强水体流动性,内涌水位降到5.4米时关闸。如果遇暴雨预警或紧急任务,三涌停止补水,水闸按市三防指令调度。调补水期间,8时-20时之间,确保广州大道-涌口段、水均岗明涌段不露底并有一定的水深,内涌景观水位应高于5.4米,维持在5.4米-6.5米之间。 况娟娟表示,此次项目没有增加新的成本,现在就是这种思路,不要增加工程措施,也能达到改善水质目的,“就是操作人员会辛苦点,24小时值班,尤其夜间的开闸、关闸是根据珠江潮汐变化”。 下游治臭经验率先推广 上游治理方案正在研究 广州市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广州很多河涌感潮特点明显,利用好调水、补水工程对河涌水质改善效果会不错。目前,荔湾区地铁b、地铁c涌也采用该项技术,水质也有明显改善。 水务部门表示,沙河涌是重要排涝河流,下雨天承担排涝功能,故调补水适合晴天的水质保障。这种方式适合在截污系统较完善的区域,科学合理制定方案,发挥现有设施调补水功能,加强水体的流动性与内涌水位的控制是两个关键因素。 况娟娟说,这次调水补水是保证晴天有水不露底,雨天河涌还要承担排涝功能,所以下雨天就保证排涝而不是保水质。实验达到效果就是今天下雨,隔天水质就能达到“不黑不臭”的标准,“沙河涌是广州很重要的排涝河流,其周边截污系统算是比较完善的。” 沙河涌两个最严重的黑臭点除涌口外,还有上游的南方医院段。目前,南方医院段治理方案正在研究。靠珠江水“冲刷”河涌会受到距离的限制,太远的地方珠江水到达不了。况娟娟说:“此次沙河涌实验项目影响的是元岗到涌口将近十公里河段,靠水闸影响最明显的是越秀区比较平缓的3公里河段。猎德涌、车陂涌类似的调水补水工程还没开展,但已做好方案。这种方式也不是万能,例如车陂涌它要通航,要有船只进出,所以它的闸不能经常关,这需要进行协调。” 采写:南都 刘军 实习生 李明祖 通讯员 赵雪峰 摄影:南都 黎湛均 实习生 董天健

鹰潭好的白癜风医院
晋城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心梗的中医保健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