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歌曲经典产出难网络情歌成00后
发布时间:2020-01-15 18:59:02
青少年歌曲“经典产出难” 网络情歌成“00后”
青少年歌曲“经典产出难” 网络情歌成“00后”最爱来源:北京晚报 2019年03月25日 14:43扫一扫 手机阅读我要分享原标题: “桃叶儿尖上尖,柳叶儿就遮满了天……”短视频上,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正在唱这首最近很火的《探清水河》。小女孩唱得有板有眼、十分投入,然而,歌曲中那些“奴好比貂蝉思吕布”、“日思夜想的六哥哥来到了我的门前”却让不少家长感到“扎耳朵”。 这样的担心背后,凸显了我国青少年歌曲市场“经典产出难”的现状。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00后”乃至“10后”们传唱的歌曲跟“70后”“80后”几乎无差别,还是《送别》、《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老经典。 如何破解孩子们“无歌可唱”的尴尬?音乐专家表示,应打通制作、宣传、发行等各个环节,在高校设置青少年歌曲创编专业,改变青年作曲家只写流行歌的局面。教育专家也建议,可以部分借鉴国外“分级制”,让不同年龄的孩子拥有“专属”歌曲。 现象 小小少年唱情歌 小朋友会唱歌但缺乏音乐鉴赏力 现在的网红歌曲《探清水河》究竟是一首怎样的北京小曲呢?许多人会唱、喜欢唱,却并不知道这首歌的“渊源”。北京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北京卷》副主编陈树林说,《探清水河》讲的是清末民初发生在海淀区火器营村的一个爱情悲剧。故事的男女主人公偷偷幽会被父母发现,最后双双跳河殉情,后人将其编成小曲传唱至今。 “最早的版本涉及情爱的词句并不多,后来经过不断流传与丰富,衍生出了很多细节,出现了青少年不宜学唱的部分。”陈树林介绍,《探清水河》确实在旧社会的风月场所盛行过,老版本中唱到“大莲”出场前要加一句“荷花万字”,“荷花万字”就是莲的意思,而这种“万字”隐语,正是风月场所中“窑调”的特征。 陈树林坦言,如今的新版《探清水河》对其中一些歌词进行了删减、改编,成人演唱无伤大雅,可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他的建议是“不学、不唱”。陈树林说,“除了情爱的词句,里面提及的阎婆惜、张三郎等人物形象都不是正面的,对于正在构建三观的青少年来说,算不上正能量。”陈树林指出,现在一些小朋友会唱歌而且唱得很不错,但是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不高,“他们并不知道歌曲本身内在的含义”。 童言 少儿歌曲也需要“小情感” 突出同学友情和少年小心思 “我都是先听曲调,好听才会往下听,如果一沾耳朵就不喜欢,立刻会换下一首。”今年上初二的李泽语说起自己的追歌“感悟”,首先提出的就是歌曲的明快度和可听度。李泽语的音乐播放列表中包括班得瑞的轻音乐、《霍比特人》的主题曲《star sky》、网红歌曲《往后余生》、《浪人琵琶》等,不仅类别不同,风格也大相径庭。然而,这位初二男孩的曲库里,却难觅一首“青少年歌曲”。 “平时学习压力大,听歌的目的就是放松,所以不管什么风格、语言和类型,首先要听进去。另外歌曲的流行程度也很重要,如果大家说的你都没听过,跟同学就没共同语言了。”李泽语说,网络歌曲更新快、种类多,很多都和《探清水河》一样,简单上口。 作为一个“00后”,他和小伙伴们也曾经希望在音乐课本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歌曲,可是结果却有些失望。“很多歌曲爸爸妈妈小时候就在学,过了几十年,我们还在学,课上欣赏和学唱还可以,下课以后基本不会听。”李泽语告诉记者,从小到大,他在课堂上学到的适龄歌曲有《让我们荡起双桨》、《北京的金山上》、《一二三四》等,基本都是流传了几十年的“老经典”,时代感很明显,却不是“00后”的“菜”。 “我们这个年龄段没歌。”作为一个北京小妞,初一女孩张欣铭对于《探清水河》、《往后余生》等网红歌曲十分熟悉,张嘴就能哼唱几句。在她看来,“情感”元素不应该在青少年歌曲中被忽略,“可以根据男孩女孩的特点,创造摇滚、通俗、说唱等不同形式的歌曲,突出青少年之间的友情和少男少女的小心思。只要好听,词句得当,我们一定爱唱。” 正解 设置青少年歌曲创编专业 对词曲作者给予政策奖励
吃什么会月经过多衡水妇科专科医院
北海男科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