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油东吴证券央行又该加息了吗魏家
发布时间:2020-07-17 07:51:06
东吴证券:央行又该加息了吗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摘要]
摘要回顾2000年以来央行历次传统加息:“双防”的宏观调控方针是准绳。
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从年、年两次加息周期来看,央行是否上调基准利率主要基于国内经济基本面的考虑,即经济增速和通胀水平两大指标从以往铁路运价上调的经验来看。基于不可能三角理论,由于我国一直没有全面放开跨境资本流动,因此货币政策能够保持较强的独立性。
回顾2015年以来央行三次非典型加息:“跟随式加息”并不意味着“被动”加息。2015年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逐渐成为基准利率。17年央行共计三次“非典型加息”,第一次是为了配合金融去杠杆的政策导向;剩下两次虽然从时间节点上看属于“跟随式加息”,但并不等于“被动”加息。3月份是基于由于防范资本外流、稳定汇率的考虑;12月份主要为了缓解利率分层问题。央行维持中性稳健的货币金融环境,主要还是为配合稳增长、调结构、去杠杆、抑泡沫和防风险的政策目标。
央行加息的逻辑脉络。央行进行加息决策取决于国内外四个方面因素,即:经济基本面、央行政策目标、外部压力(跨境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国内货币金融环境。其中:调整基准利率主要看经济基本面;上调政策利率则是从央行政策目标出发,基于国内外金融环境的综合考量。
上调基准利率可能性不大。历史上的两次传统加息周期都是基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主要为了应对经济过热和物价高涨。考虑到目前经济形势平稳,通胀压力温和,所以央行不太可能单单为应对美联储加息影响,被动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当然,需要警惕的是,一旦国际油价突破中油价区间,从而推动物价全面上涨,通胀预期大幅上升,也不排除央行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可能。
央行有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进行“修复式加息”的必要。考虑到中美利差收窄对于资本外流和人民币汇率的压力逐渐减弱,央行盯紧美联储被动上调政策利率的必要性技术并没有换回来。降低。但是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利率分层问题依然严峻。参考2017年三次“非典型”加息,央行有可能随行就市,通过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进行“修复式加息”,时间节点很可能选择在美联储加息之后。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上涨,物价全面攀升,央行被迫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沧州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孩子肚子胀气如何快速消除养气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