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柏强电价改革才是电力改革的关键区域
发布时间:2020-05-10 04:49:08
今年6月份,高层要求国家发改委在今年底拿出改革方案。新一轮的已箭在弦上,各方博弈空前激烈。自2002年, 五号文 下发以来,改革已经进行了12年,解决了哪些问题?又遗留了哪些问题呢?这轮改革的动力机制存在吗?截至目前,改革的思路是什么?拆分三大公司,实现 输配分离 真的如此重要吗?这轮改革要注意哪些问题?改革的关键是什么?为何不能把实现电价市场定价作为目标等,就这些问题,媒体专访了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
厂分离是成功的
问:在谈这次电力改革之前,不妨先回头看一下2002年启动的那次改革,当时的背景和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林伯强:当时改革的一大背景与现在类似,就是电力相对过剩,而电力企业和机制又存在诸多问题。当时的思路是比较简单,就是要建立竞争性市场。为此,提出了16个字的改革方案: 厂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 。 厂分开 就是把电厂和电分开, 主辅分离 ,就是把电力企业的主业和辅业分离, 输配分开 ,就是把输电和配售分开。这12个字其实是为最后四个字 竞价上 服务的。
2002年,国务院下发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业内称为 五号文 ,确定了这16个字的改革方案。回头看, 厂分离 应该是改革最容易的一步,也是最成功的。
主辅分离 则争论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改革有一定的难度,当时考虑稳定,考虑电力增长的需求等,一直拖了很久。电力企业最初的那种 小社会 的状态是改变了,但此后因为发展的需求,各大电厂和电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来做 辅业 。也就是说, 辅业 的形态改变了,但现在 辅业 的规模却更大了,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像电也买了一些电力公司,中电投也做起了电解铝业务等。其实,国际上也都做辅业,从产业链条上来说,做辅业应该也没有关系,但忌讳两点。一是不能做成垄断;二是不能赔钱,必须要赚钱。至于像电公司,往产业上游走的过程中,有无关联交易,影响竞争,这种情况需要进行市场监管。
输配分开 最后也没有做,电公司虽被分为三家(南方电经营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五省的业务,内蒙古电力经营内蒙古的电业务,剩下的26个省市自治区的电业务由经营),但输配并没有分开。最后竞价上也就不了了之了。首要原因与当时中国急升,整个行业都聚焦于增加电力供应,满足需求有关。在短缺时,所有发出的电力都能售出,谈 竞价 其实意义不大。
问:当时改革的思路是学习国外(英国)的模式。
林伯强:大致是的。除厂分离外,后来的改革之所以没有大的进展,也与这种照搬照抄有关。这是改革成为半拉子工程的第二个原因。各国的约束条件不同,中国具有很不一样的市场特征,主要是三个方面,首先中国电价是政府管制的;其次中国的电力企业是国企主导(基本上国有);三是中国电力行业的进入有管制。
廊坊治疗白斑病费用心肌梗塞的原因是什么
内蒙古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 上一页:三室两厅装修一样展现别墅般雍容大气拳
- 下一页:扶贫招聘会开进村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