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油上海信托傅帆流动性风波冲击减弱将强化风控魏家
发布时间:2020-07-17 05:08:06
6月份出现的流动性风波被喻为金融市场的一场“九级地震”。这场发端于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困局,亦波及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以外的其他现金管理类金融产品,就连一向低调定制家居的信托公司也卷入风暴。
6月末,以“基金化”产品创新著称的上海国际信托“现金丰利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便遭遇严峻流动性考验。“钱荒”过后,上海信托总经理日前接受了证券时报的专访,并首次披露了上海信托如何应对此轮流动性考验,并对在流动性长期趋紧的形势下信托公司应如何发展进行了分析。
钱荒风波冲击减弱
证券时报:6月底出现的“钱荒”让信托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备受考验,有消息称上海信托的“现金丰利”产品在这次流动性危机中遭遇多家机构赎回,不知这一系列产品规模是否已经稳定?此次流动性风波对信托公司有何启示?
傅帆:6月份银行间流动性风波集中爆发在中下旬的两周里,现金丰利一直保持正常运营,所有的赎回申请(包括本金和收益)都实现按时、足额兑付,可以说是以充分的准备经受了市场的考验。这次现金丰利能够顶住压力,得益于产品长期运作积累的丰富经验。
现金丰利是2006年初成立的,到现在已经成功运作超过7年,作为一款现金管理类的产品,我们产品管理团队对市场流动性紧张的信号反应敏锐。公司对市场流动性的预判给予了高度重视,从今年5月开始就对现金丰利的流动性做了提前安排,缓解了产品的流动性压力。截至6月底,现金丰利存续规模仍维持在200亿左右,依然是同类产品中规模最大的之一。
这次流动性风波对现金丰利的持续运营有其正面意义,金融机构中流动性错配的风险也有可能波及信托行业。因此,公司在现金丰利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做了新的要求:
一是重审准入资格。针对金融机构客户,各家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有不同的风格,今后,我们将致力于寻找和培育与现金丰利运作风格相匹配的金融机构客户,以更加审慎的策略实现共赢。
二是实施限额申购。一方面我们将现金丰利的整体规模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保证产品持续稳健运营;另一方面对特定类型的客户群体和单一客户的申购实施限额控制,防止大规模资金频繁进出对产品运作的冲击,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
证券时报:从近期监管层的表态来看,银行业去杠杆化将是大势所趋,这对于信托行业来说可能意味着通道类的合作会减少。但另一方面银行信贷收缩又将使得部分融资需求转移至信托。在您看来,这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
傅帆:进入7月以来,流动性依然偏紧。我们明显发现,银行业去杠杆化和流动性紧缩将是长期趋势。对信托公司而言,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我们可以看到信托行业近期获取优质项目的数量与此前相比有明显下降。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当下经济形势不确定风险较大,优质项目稀缺,发行集合信托计划的基础资产数量较少;二是泛资管市场的无序竞争也非常激烈,特别是其他行业的机构加入了泛资管市场,于是由于从属于不同的监管机构,监管的标准、风控的标准以及定价都有很大的差异,造成价格方面的低劣竞争。这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收益跟风险的匹配度。
实际上,泛资管市场背后的主要推手仍在于金融市场大量的流动性,银行的理财资金量非常大,而且相对信托本身募集资金的成本来说低很多,这直接影响到信托产品的开发。因而对银行通道类业务进行规范的话将会给信托公司的项目开发带来更多的机会。
在风险方面,中期来看,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流动性的紧缩,会加大信托公司目前运行的项目风险。由于信托业目前主要有房地产、地方政府平台和通道类业务三大块,如果后续的资金供应出现问题的话,对于融资平台,以及在产业调整过程中的一些通道业务都会构成一定的风险。
目前泛资管市场的竞争主要体现在通道类业务,因为不需要太高的技术门槛,资管业务放开第一步都会集中在通道类业务。但是,经济形势出现问题时参与方都是有风险和的。
相对而言,信托其实对于风险控制更有经验,这也是多年磨炼下来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一定会坚守自己的风险底线,特别是当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大时,风控更是主基调。我们会有意识地全面提高风控要求,并适当调整我们的战略,甚至可能对一些项目忍痛割爱,以控制风险为主,追求长期的安全性和可持续的发展。
看好一线住宅和资产证券化
证券时报:当前宏观形势的不确定性对信托公司挑选投资项目的确增加了难度。不知您对于当下的融资市场如何看待?比较看好的领域有哪些?
傅帆:在房地产领域我们依然看好一线城市的住宅地产,因为需求依旧旺盛,今年以来北京和上海出现的多个“地王”也体现了开发商的判断。而三、四线城市的住宅地产泡沫则非常大,整个行业排名前20的开发商策略也在发生变化,比如恒大此前在布局三线城市,但去年开始也在收缩并调整战略。
商业地产领域由于受到房地产调控影响较小而被很多人看好。但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商业地产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目前部分城市的供应量已经存在一定的泡沫,譬如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大量的商铺在关停。
实际上,上海信托是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第一批参与者,但后来因为宏观调控,我们上报的方案被搁置了,目前我们也尚未看到REITs实施的可能性。不过我们非常看好房地产股权基金,前两年就开始布局。
此前信托行业的地产融资绝大部分还是为项目提供单一的融资服务,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房地产行业非常暴利,开发商并不愿意与融资方分享超额的投资收益。然而,随着地产调控让投资逐步恢复理性,开发商也乐于与资金方共同参与投资和分享利润。对于信托公司来说也是机会,譬如直接参与开发商的合作,采用基金化的模式进行股权投资。这块的市场前景会非常大。
在房地产直接融资方面,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般都是排名靠前的一线开发商,这导致我们的量做得不是很大,但质量还是比较高的。从下一步发展来看,除了房地产基金外,我们对于中小交易对手的合作,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投资依然非常谨慎,我们注重精选项目而非大规模的扩张。
此外,我们还比较看好资产证券化未来的前景,去年下半年,我们推出了一款车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实际上,今年上半年我们也有两款类似产品已上报监管部门,其中包括跟其他公司合作的车贷资产证券化,也有与商业银行合作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方案,这也是信托公司未来发展的很大一块领域,我们将会加大投入。
积极筹备家族信托
证券时报:近年来业界对家族信托的探讨越来越多,今年1月平安信托发售国内首款家族信托产品,由此引来广泛关注。上海信托是否也在这块市场有布局?预计这个市场的规模会有多大?
傅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一批民营企业成长为实力雄厚、资产规模庞大的家族控股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代创业者们如今即将步入花甲,代际传承成为家族企业即将面临的重大考验。因此,家族信托的需求也日益显现,我们也在提早着手家族传承方面的业务研究。
有别于传统信托产品服务,家族信托业务属于“高级定制”服务。和以往标准化的信托产品不同,它必须立足于与每一位客户的充分交流。我们的模式可能与同行会有所差别,目前为止尚没有成熟的产品。前期我们做了比较多的准备工作,毕竟家族信托涉及面非常广,超越了理财的理念,这包括了税收、和海外投资等内容。
我们比较关注概念的导入,目前也在寻找一些合适的合作伙伴。另外我们也做了一些市场调查,从我们2万多个高端客户中寻找目标客户,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除了与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举办论坛之外,也进行一些小范围的沟通,相当一部分高端客户对家族信托非常感兴趣。预计最快1年之内我们会推出具体方案。
事实上其他信托公司和私人银行都对这一市场非常看好,我们对于与私人银行合作也抱着开放的态度。一个完善的家族信托是无法由一家金融机构大包大揽所有细节的,为了实现客户的财富管理目标,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将变得更加紧密,所以,合作关系更胜于竞争关系。
巴彦淖尔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青少年便秘可以吃药么宜宾白癜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