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独立剧团我们要改变广州文化圈
发布时间:2020-08-11 06:08:16
行为艺术独立剧团:我们要改变广州文化圈
昨日,广州首个独立剧团--八十年代剧团在天河某商城上演以迷恋昆虫之美为主题的超现实即兴创作实验舞台剧《昆虫再现记》。该剧团成立于2005年,是广州目前唯一一个由香港人主持的非牟利独立实验戏剧团体。此前,八十年代剧团的《三国志逍遥游》《大山不见处之小鞋子》等街头即兴表演均吸引不少路人目光。此次《昆虫再现记》延续该剧团06年演出的《昆虫记》,再现即兴行为艺术的表演风格。为此,大洋专访了八十年代剧团团长麦荣浩,美术总监崔莹以及各团员,一探究竟。 我们最要紧“好玩” 无论是从团长或者是团员口中,小记听到得最多的就是"好玩"两个字。好玩是他们选择八十年代剧团的唯一标准,对于非牟利地去表演街头艺术、通过有趣、创新、甚至荒诞的手法去"玩",在广州的原创社团乃至全中国的独立戏剧社团中,都比较少见。"每个人都是表现自我的艺术家","每个地点都是我们展现的舞台,甚至在游泳池里。"八十年代剧团以一种"八十后"的心态开拓他们的剧团事业,无所拘束地表演街头"行为艺术"。而对他们而言,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他们要改变广州文化圈。 美术总监崔莹:觉得在广州缺乏一种年轻人和自我的戏剧表现形式,八十年代剧团希望借助一些西方的观念,做区别于传统的戏剧模式、属于广州本土的,带有荒诞性、实验性的戏剧模式。这是我们最享受也很主动想去做的事情。我们这代人有自己的价值观,在国内戏剧文化不太活跃的大环境里,我们要做的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整个文化活跃起来,这个目标很远大,但我们比其他人先走了一步,我们就是想要改变整个广州的文化圈,我们一直都在建立我们的价值观和文化观,我们很有自信做自己的文化,做广州本土的文化。 我们是可乐加柠檬的叉鸡饭 街头戏剧这种"行为艺术"本身接受的人就不多,而理解的人更少。对此崔莹用很有趣的比喻说,旁人有很多不理解这种"行为艺术",觉得我们这帮人都很"神经"。但这就好比说,我们时常会吃叉鸡饭(叉烧鸡肉饭),但我们就没有试过将可乐和柠檬加在叉鸡饭上面,也许这也是一种美味。我们就是这种美味的可乐加柠檬的叉鸡饭,总会有人喜欢。 演员是从大街上拣的 据麦团长的介绍,全团现有40多个团员,年龄范围在14岁到30岁之间,团员基本上都是学生和在职人士。除了极个别有舞台经验的团员外,其他的团员大部分都是非专业人士。召集团员的方式途径可谓多种多样,其中有很多演员就是在大街上被团长发现,只要团长觉得他们的神态适合"八十年代",团长就会亲自上前派名片。同时也还会有全国各地慕名自愿加入"八十年代"的粉丝们。不断壮大的队伍,让麦团长感觉到"八十年代"就是一个自我展现的大舞台。同时,麦团长也还在继续不断地招兵买马中。 可以不要钱,但要绝对的创作空间 八十年代剧团是标榜非牟利性的戏剧团体,在发展之初,出于对戏剧的兴趣和追求,无论从道具、服装和表演舞台的等等费用,都是剧团团员自己掏钱解决的。至到后来,逐渐有商业团体希望可以邀请八十年代剧团进行现场演出。但麦团长表示,绝对的创作空间是他们剧团的唯一条件,如果不能满足这样的条件,他们情愿把这种商业活动推辞掉。从美术总监崔莹的口中得知,不去剧院表演以收取门票的形式平衡剧团的收支,而情愿选择街头表演,也是为让广大市民都能接受这种街头艺术,就是要吸引更多的市民关注。他们均认为,"八十年代"剧团的发展绝不会走商业化路线,更多的是出自于对戏剧事业的热爱和"八十后"思想的表达。 香港的剧团发展和我关系不大,但广州的剧团发展和我有关 麦团长告诉小记,他从十多年前就在香港和朋友从事戏剧社团的工作。觉得香港的戏剧已经发展得很完善。对他而言,好象不太关他的事。但他觉得在这边最好玩的事情就是整个广州的独立戏剧发展,和他和他的剧团会有很大的关系。最初在05年成立的时候,整个广州只有"八十年代"一个独立的戏剧社团,而到了现在,起码有5个以上的独立的戏剧社团,这些剧团包括木棉剧团、一棵葱剧团、水边吧戏剧实验室等等剧团,今天下午他们会在一起做活动的交流。(小记也有幸受邀参加了此次盛会,将会有后续报道,敬请留意本)麦团长认为这些社团的交流对于广州独立戏剧的发展很有帮助的,起码广州已经有这样的氛围可以一起发展独立的戏剧社团。 将在地铁沿线做表演 崔莹告诉小记,他们下一次,要在地铁沿线玩实验戏剧,他们要穿越各个地铁口,用快闪的方式表演戏剧。相信下次的表演也会有轰动的效果吧~小记我也会跟着去。
自贡治疗白癜风医院婴儿腹部胀气妇科炎症- 上一页:波兰恶性交通事故造成9名青少年死伤
- 下一页:从数据分析中寻找网站转换率提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