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关注农业机械行业的结构性机会及中牛
发布时间:2022-02-04 05:41:13
机械制造:关注农业机械行业的结构性机会及中长期发展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摘要]
事项:
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农机工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该规划提出了发展思路,并围绕着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优化农机产业结构等方面,明确了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规划的实施,将促进我国农机工业由大向强的转变。2011年5月 1日,工信部在站上刊登了《规划》的内容。
《规划》提出,农机工业到2015年要实现总产值4000亿元人民币,出口贸易额将达120亿美元,占全行业销售额的20%。在产业装备上,规划形成5家年销售收入在150亿元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供的产品能够基本满足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战略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成为世界农业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重点扶持各类农作物收获机械、大型拖拉机(74千瓦以上)、节能型中小型拖拉机(千瓦)及排水灌溉机械等。
点评:
我国农机工业受益于国家政策鼓励、资金投入、财税优惠等多个方面的扶持,主要总量指标已经位于世界前列,成为世界农机制造大国。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8 8.10亿元,工业销售产值达到2768.15亿元,是2006年的两倍多。
应该还是可以做的 我们认为,农业机械的中长期结构性机会已经到来。建议重点关注劳动力替代优势较大以及农机化水平较低的农机产品生产企业。关注农用灌溉机械、中大型农用机械、收割机械(包括棉花、玉米、花生、马铃薯等农产品收割机械)。
能源密集型农用机械以及排灌机械(Powerintensiveandpumpingmachinery)目前最具备机械化优势。包括水泵在内的能源密集型机械具备传统劳动力不具备的高效率,比较优势较大。我国灌溉设备发展才刚刚开始,中长期可能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农作物收获机械的发展取决于收获机械与农民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对于未来农作物收获机械的发展,建议关注国家农机补贴以及收获机械与人工成本的比较优势。预计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收获机械未来将较快发展。
我们认为中国的农业机械化道路可能略为偏向于日本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而非美国的农机化发展道路。上世纪60年代,日本以农业灌溉为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切入口,同时大力发展育种业和肥料产业,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育种施肥技术结合发展。70年代后,随着日本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供需发生改变,带动了包括耕种机械、收获机械的大发展。
目前,能源密集型农用机械以及排灌机械上市公司中短期估值存在一定压力,但建议中长期关注,谨慎推荐利欧股份、大禹节水、新研股份和新界泵业。建议适当关注农用柴油机行业的反转,适当关注苏常柴。
济南医院哪妇科好郑州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杭州盆腔炎